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工程结构振动和声学概述 | 第13-16页 |
·振动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页 |
·噪声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14页 |
·振动噪声的评价 | 第14-16页 |
·结构优化概述 | 第16-18页 |
·优化设计的三要素 | 第16-17页 |
·结构优化的分类和层次 | 第17-18页 |
·优化算法分类及选择 | 第18页 |
·减振降噪优化和功率流研究概述 | 第18-20页 |
·非金属减振降噪优化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功率流的研究概述 | 第19-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于混和法的齿轮箱基座动力学特性全频域计算 | 第22-32页 |
·引言 | 第22页 |
·齿轮箱基座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 第22-24页 |
·齿轮箱基座统计能量法动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混和模型计算原理 | 第25-29页 |
·齿轮箱基座FE-SEA 混和模型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金属-非金属支架结构振动响应抑制研究 | 第32-54页 |
·引言 | 第32页 |
·金属-非金属支架有限元模型 | 第32-33页 |
·结构有限元动力学计算中阻尼处理方法研究 | 第33-35页 |
·支架结构中接头刚度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35-39页 |
·降低中接头材料刚度一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5-36页 |
·降低中接头材料刚度两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6-38页 |
·提高中接头材料刚度一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8页 |
·提高中接头材料刚度两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8-39页 |
·支架结构中接头阻尼系数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提高中接头材料结构阻尼系数一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9页 |
·提高中接头材料结构阻尼系数两个量级后的动力学影响 | 第39-40页 |
·所有接头改为复合接头后的支架动力学响应 | 第40-41页 |
·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支架结构中杆件阻尼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2-48页 |
·提高杆件阻尼系数减振效果 | 第42页 |
·3 根横杆采用约束阻尼层处理减振效果 | 第42-43页 |
·6 根斜杆采用约束阻尼层处理减振效果 | 第43-46页 |
·所有杆件采用约束阻尼层处理减振效果 | 第46页 |
·6 根斜杆采用约束阻尼层处理减振效果 | 第46-48页 |
·支架结构中连接阻尼对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8-51页 |
·多种方案计算结果评价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功率流落差与振级落差的比较研究 | 第54-7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振级落差与功率流落差理论 | 第55-57页 |
·振级落差 | 第55页 |
·功率流 | 第55-56页 |
·均方根功率流 | 第56页 |
·功率流落差 | 第56-57页 |
·板、梁及其耦合结构有限元功率流计算公式 | 第57-60页 |
·隔振器有限元功率流 | 第57-58页 |
·梁单元有限元功率流计算 | 第58-59页 |
·板结构有限元功率流计算 | 第59页 |
·板梁耦合结构功率流计算 | 第59-60页 |
·板、梁及耦合结构有限元功率流计算实例 | 第60-77页 |
·单梁模型 | 第60-62页 |
·双梁+梁连接模型 | 第62-64页 |
·双梁+斜梁连接模型 | 第64-67页 |
·双梁+板连接模型 | 第67-69页 |
·双梁+加筋板连接模型 | 第69-72页 |
·双板+板连接模型 | 第72-74页 |
·双板+斜板连接模型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基于功率流落差与振级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78-95页 |
·引言 | 第78页 |
·基座试验机架有限元模型 | 第78-79页 |
·基座试验机架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计算 | 第79-81页 |
·基座实验机架振级落差 | 第79-80页 |
·基座实验机架功率流落差 | 第80-81页 |
·基于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的结构优化 | 第81-85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81-82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82-83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及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综合结构优化 | 第83-84页 |
·功率流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84-85页 |
·基座实验机架基于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的结构优化计算 | 第85-94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85-87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87-89页 |
·重量目标函数同时考虑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综合结构优化 | 第89-92页 |
·功率流目标函数同时考虑振级落差约束和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综合结构优化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基于功率流的金属与非金属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比较 | 第95-115页 |
·引言 | 第95页 |
·基座试验机架有限元模型 | 第95-96页 |
·金属材料结构和金属-非金属材料组合结构的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比较 | 第96-97页 |
·基于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的金属-非金属结构优化计算 | 第97-107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97-99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99-101页 |
·重量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与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101-104页 |
·功率流目标函数考虑加速度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约束的结构优化 | 第104-107页 |
·基于振级落差和功率流落差的非金属结构层数与铺层角度优化计算 | 第107-114页 |
·设计变量为层数的结构优化 | 第107-109页 |
·设计变量为铺层角度的结构优化 | 第109-112页 |
·设计变量为层数和铺层角度的综合结构优化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115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2-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