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静动力分析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 ·半刚性连接的特性 | 第10-12页 |
| ·半刚性连接的形式 | 第12-15页 |
| ·半刚性连接非线性性能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半刚性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模型 | 第16-18页 |
| ·半刚性连接的恢复力模型 | 第18-19页 |
|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2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 | 第21-32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二阶效应 | 第21-22页 |
| ·单元刚度矩阵与一致质量矩阵的公式推导 | 第22-29页 |
| ·梁单元的型函数 | 第22-23页 |
| ·利用虚功原理求解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的表达式 | 第23-24页 |
| ·不考虑节点半刚性的刚度矩阵 | 第24-25页 |
| ·一致质量矩阵 | 第25-26页 |
| ·考虑节点半刚性的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26-28页 |
| ·考虑二阶效应的柱单元刚度矩阵 | 第28-29页 |
| ·半刚性连接单元的固端弯矩处理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3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整体静力分析 | 第32-42页 |
| ·概述 | 第32-33页 |
| ·算例一:二阶静力分析 | 第33-37页 |
| ·计算模型与参数选用 | 第33-36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算例二:框架整体滞回性能 | 第37-41页 |
| ·计算模型与加载方式 | 第37-39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4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整体动力分析 | 第42-50页 |
| ·概述 | 第42页 |
| ·弹塑性分析法简介 | 第42-43页 |
| ·计算假设 | 第43-44页 |
| ·算例一:结构自振周期 | 第44-45页 |
| ·计算模型 | 第44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算例二: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 | 第45-49页 |
| ·计算模型与参数选用 | 第45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5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作者简历 | 第53-5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