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力标准机的分类和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 ·力学分析有限元法的发展和现状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第2章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实现 | 第16-26页 |
| ·静重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砝码加卸载分析 | 第17-20页 |
| ·砝码加卸载原理 | 第17-18页 |
| ·砝码加卸载过程的运动分析 | 第18-19页 |
| ·砝码加卸载过程的力学分析 | 第19-20页 |
|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结构构成 | 第20-25页 |
|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结构简图 | 第20-21页 |
|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的结构 | 第21-24页 |
| ·1MN 静重式力标准机结构设计参数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主要构件的力学性能的分析 | 第26-44页 |
| ·驱动机构主要部件力学性能分析 | 第26-33页 |
| ·偏心轴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27页 |
| ·偏心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约束的施加 | 第27-28页 |
| ·偏心轴静态特性分析 | 第28-30页 |
| ·偏心轴的模态特性分析 | 第30-32页 |
| ·偏心轴的疲劳寿命计算 | 第32-33页 |
| ·力值传递装置力学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 ·力值传递系统的结构 | 第33页 |
| ·力值传递系统的力学模型和分析 | 第33-35页 |
| ·反向架屈曲性能分析 | 第35-39页 |
| ·反向架屈曲问题的简化工程算法 | 第36-37页 |
| ·屈曲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37-38页 |
| ·反向架屈曲问题的 ANSYS 有限元分析 | 第38-39页 |
| ·吊挂系统整体力学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 ·动横梁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整机力学性能分析 | 第44-68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整机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简化 | 第44-52页 |
| ·正常加载工况分析 | 第52-55页 |
| ·正常加载情况下的分析 | 第52-54页 |
| ·整机模态分析 | 第54-55页 |
| ·整机承载性能分析 | 第55-58页 |
| ·承载性能分析采用的准则 | 第55-56页 |
| ·整机承载能力分析 | 第56-58页 |
| ·偏心加载工况分析 | 第58-61页 |
| ·偏心误差的分析 | 第58-60页 |
| ·偏心加载分析 | 第60-61页 |
| ·冲击工况分析 | 第61-67页 |
| ·整机的冲击建模和分析 | 第62-64页 |
| ·冲击减振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5章 实验论证 | 第68-76页 |
| ·吊挂结构反向架屈曲实验 | 第68页 |
| ·整机性能实验 | 第68-74页 |
| ·实验操作说明 | 第69-70页 |
| ·实验数据采集 | 第70-73页 |
| ·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