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中山黑颈长尾雉植物性食物和取食生境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野生动物生境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生境选择 | 第10-13页 |
·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13-17页 |
·生境破碎化 | 第17-18页 |
·黑颈长尾雉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植物性食物 | 第22-30页 |
·研究地概况及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22-23页 |
·粪样和参照植物采集 | 第23页 |
·粪样和参照植物制片 | 第23-24页 |
·粪样显微片镜检 | 第24-25页 |
·研究结果 | 第25-27页 |
·植物细胞形态标准图谱 | 第25-26页 |
·冬季植物性食物组成 | 第26-27页 |
·冬季主要植物性食物 | 第27页 |
·讨论 | 第27-30页 |
·影响冬季食谱的因素 | 第27-28页 |
·冬季采食对策 | 第28-30页 |
3 春季取食生境模拟 | 第30-39页 |
·研究地概况及方法 | 第30-34页 |
·基础地形图数字化 | 第30-31页 |
·取食生境观察 | 第31页 |
·取食生境评价 | 第31-33页 |
·取食生境模拟 | 第33-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37页 |
·资源选择函数 | 第34-35页 |
·干扰因素分析 | 第35页 |
·取食生境评价 | 第35-36页 |
·取食生境模拟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影响春季取食生境模拟的主要因素 | 第37-38页 |
·取食生境丧失的生态后果 | 第38-39页 |
4 秋季取食生境模拟 | 第39-43页 |
·研究地概况及方法 | 第39页 |
·研究结果 | 第39-41页 |
·资源选择函数 | 第39-40页 |
·干扰因素分析 | 第40页 |
·取食生境评价 | 第40页 |
·取食生境模拟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生境景观因子的选择策略 | 第41-42页 |
·取食斑块季节变化的生态学意义 | 第42-43页 |
5 黑颈长尾雉的保护对策 | 第43-48页 |
·保护依据 | 第43-44页 |
·保护途径 | 第44-45页 |
·保护对策 | 第45-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55-56页 |
附图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