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辩证地研究老子的生态自然观--对城市景观设计尊重自然的探索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引言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第二章 对《老子》生态自然观的挖掘第12-17页
   ·从“美在自然”初识《老子》④哲学第12-13页
   ·以“自然”概念为切入点第13-14页
     ·老子的“自然”思想维度第13页
     ·老子的哲学核心“道法自然”第13-14页
   ·确立老子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第14-17页
     ·“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第14页
     ·“道通为一”——体会自然根源第14页
     ·“万物一体”——对待万物平等第14-15页
     ·“知和”与“知常”——崇尚自然和谐第15页
     ·“知足”与“知止”——节制自身欲望第15-16页
     ·“自然无为”——思想行为方式第16页
     ·老子其它的“自然”特征——主张“反朴归真”第16-17页
 小结第17页
第三章 景观设计与“自然”的关系第17-23页
   ·从景观到景观设计与城市景观的阐释第17-19页
     ·景观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景观设计的内涵第18-19页
     ·城市景观的范畴第19页
   ·从拓展自然的含义看景观设计趋向第19-21页
   ·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看景观设计发展第21-22页
     ·传统阶段——消极地适应自然第21页
     ·延续阶段——积极地改造利用自然第21页
     ·侵略和征服的阶段——破坏和恢复自然第21-22页
     ·面对未来阶段——更高起点的适应自然第22页
   ·从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看景观设计第22-23页
 小结第23页
第四章 生态思想指导下的景观设计第23-30页
   ·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第24-26页
     ·刘易斯·芒福德——生态保护运动思想的先驱第24页
     ·《寂静的春天》——揭开环境问题的面纱第24-25页
     ·《设计结合自然》——扛起生态的大旗第25页
     ·CIAM 的三个宪章——城市生态化的趋势第25-26页
   ·生态景观设计思想发展的四种倾向第26-28页
     ·自然式设计第26-27页
     ·乡土化设计第27页
     ·恢复性设计第27页
     ·保护性设计第27-28页
   ·西方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实践第28-30页
     ·利用自然——以原自然地貌与植被为基质的景观设计第28页
     ·物尽其用——材料与资源再利用的景观设计第28-29页
     ·借助技术——对能源提炼的景观设计第29-30页
 小结第30页
第五章 运用实例——对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实践的探索第30-45页
   ·强调艺术、功能、生态完美融合的设计第30-31页
   ·注重地域特征与历史文脉体现的设计第31-34页
     ·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第32-33页
       ·尊重场地现状第32-33页
       ·营造开放空间第33页
       ·虚怀,以纳“百川”第33页
       ·延续文化脉络第33页
     ·当地的自然资第33-34页
   ·原生态设计第34-45页
     ·黔东南侗乡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5-36页
     ·经济驱动下旅游资源的开发第36-37页
       ·原生态旅游第36页
       ·原生态文化旅游第36页
       ·黔东南侗乡旅游资源第36-37页
       ·体验价值第37页
       ·冲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37页
     ·黔东南侗乡原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存在第37-39页
       ·对黔东南侗乡旅游资源核心价值的认识第38页
       ·原生态文化在城市中的重塑——扬与弃第38-39页
     ·黔东南侗乡原生态文化可持续存在的措施第39-41页
       ·对核心价值的保护第39-40页
       ·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措施第40-41页
     ·走近理想——实施策略第41-45页
       ·找差距—现状问题第41页
       ·规划措施—扩、改、补、控第41页
       ·和谐之城—寻找尊重自然的建设用地第41-42页
       ·城市发展方向、规划结构、功能布局第42页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第42-43页
       ·宜游宜居之道第43页
       ·景观风貌结构布局规划第43-44页
       ·城市地表水管理系统第44-45页
第六章 对老子生态自然思想的辨析第45-47页
   ·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第45页
   ·反对人类物质文明第45页
   ·不求改造环境第45-46页
   ·痛恨科学技术第46页
   ·科学理性思维的缺乏第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七章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街道改造设计研究--以合肥金寨路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