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研究--以唐模村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缘起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选题来源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5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5页
     ·研究述评第15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古村落第15页
     ·旅游第15-16页
     ·开发与保护第16页
   ·研究框架和内容第16-20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基本思路第17-18页
     ·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概况第20-26页
   ·徽州古村落概况第20-23页
     ·地理位置及形成条件第20页
     ·布局形态第20-22页
     ·空间组织第22-23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现状概况第23-24页
     ·开发现状第23页
     ·存在问题第23-24页
   ·徽州古村落保护现状概况第24-26页
     ·保护现状第24-25页
     ·存在问题第25-26页
第三章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的必要性第26-29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现存问题第26-28页
     ·古村落管理者保护意识淡薄第26页
     ·古村落保护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政策滞后第26页
     ·游客过量造成古村落一定程度损害第26-28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的必要性第28-29页
     ·保护徽州古村落旅游资源的需要第28页
     ·促进徽州古村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28-29页
第四章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策略第29-38页
   ·充分认识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关系第29-30页
     ·旅游开发有效促进古村落保护第29页
     ·保护古村落即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第29-30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原则第30-32页
     ·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第30-31页
     ·坚持原真性第31页
     ·坚持综合效益第31页
     ·坚持政府主导第31页
     ·坚持可持续发展第31-32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政策制度第32-33页
     ·科学规划与科学管理第32页
     ·健全古村落保护法规条例第32页
     ·完善古村落保护教育体系第32-33页
   ·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技术手段第33-38页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第33-34页
     ·控制旅游环境容量,缓解古村落压力第34-35页
     ·完善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35-37页
     ·建立古村落管理者和旅游经营者良好的合作方式第37-38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寻求唐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之路第38-50页
   ·背景分析第38-39页
     ·概况第38-39页
     ·历史沿革第39页
   ·旅游资源第39-43页
     ·自然资源第39-42页
     ·文化资源第42-43页
   ·唐模村开发与保护现状第43-44页
   ·唐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第44-45页
     ·加强古村落保护,弘扬徽文化第44-45页
     ·走差异化道路,发展乡村旅游第45页
   ·唐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平衡具体措施第45-50页
     ·完善保护与管理机制第45-46页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第46页
     ·控制唐模村环境容量第46-47页
     ·寻求多种资金获取渠道第47-48页
     ·因地制宜保护唐模村特色第48-49页
     ·引进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专业人员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2页
   ·结论第50页
   ·本文不足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1 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空调故障预测与诊断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生态小城镇规划研究--以宣城市古泉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