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 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 | 第10-12页 |
1. 狭义定义 | 第10-11页 |
2. 广义定义 | 第11-12页 |
(二) 主权财富基金的起因 | 第12-13页 |
(三) 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市场及格局的影响 | 第13-15页 |
1. 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13-14页 |
2. 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14页 |
3. 对全球金融格局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探析 | 第16-28页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 | 第16-21页 |
(一) 主权财富基金的起源 | 第16-17页 |
(二)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 | 第17-21页 |
1. 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阶段 | 第17-18页 |
2.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概况 | 第18-21页 |
二、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21-28页 |
(一) 主权财富基金产生并发展的根源是全球经济失衡 | 第21-23页 |
1.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象及特征 | 第21-22页 |
2. 主权财富基金崛起的根源 | 第22-23页 |
(二) 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的内部动力 | 第23-25页 |
1. 资源性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 | 第23-24页 |
2. 对外汇资产盈利性的迫切需求 | 第24-25页 |
3. 稳定本国经济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得到促进 | 第25页 |
(三) 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 | 第25-28页 |
1. 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和生产要素转移的促进作用 | 第25-26页 |
2. 金融全球化的桥梁作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 | 第28-39页 |
一、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 第28-31页 |
(一) 主权财富基金促进国际资本的循环流动 | 第28-29页 |
(二) 主权财富基金为国际资本市场注入流动性 | 第29-30页 |
(三) 主权财富基金对资本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具有减缓作用 | 第30页 |
(四) 主权财富基金带来市场投资者主体结构的改变 | 第30-31页 |
二、主权财富基金加速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进程 | 第31页 |
三、主权财富基金对于管理外汇储备具有重要作用 | 第31-32页 |
(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第31-32页 |
(二) 主权财富基金与外汇储备的投资性需求管理 | 第32页 |
四、主权财富基金提升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 第32-33页 |
五、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潜在威胁 | 第33-39页 |
(一) 低透明度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第33-36页 |
1. Linaburg-Maduell 透明度指数 | 第34-35页 |
2. 低透明度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 | 第35-36页 |
(二) 示范效应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 第36-37页 |
(三) 部分高风险投资组合蕴含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39-45页 |
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39-41页 |
(一) 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及所引发的问题 | 第39-41页 |
(二) 建立并发展主权财富基金是我国管理外汇储备的有效途径 | 第41页 |
二、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第41-42页 |
(一)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所处的不利国内环境 | 第41-42页 |
(二)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发展面临的不利外部环境 | 第42页 |
三、中国大力发展主权财富基金的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一) 完善投资流程,明确投资策略 | 第43页 |
(二) 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监督 | 第43页 |
(三) 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43-44页 |
(四) 适当提高透明度 | 第44-45页 |
几点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