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水体光学特性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水体光学特性的表征指标 | 第10页 |
·水体光学特性与水体富营养化 | 第10-11页 |
·水体光学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影响水体光学特性的因素 | 第11-12页 |
·悬浮物质、叶绿素a 等对水体光学特性的贡献 | 第12页 |
·CDOM 对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 | 第12-13页 |
·天然水体CDOM 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CDOM 的定义 | 第13-14页 |
·CDOM 的吸收特性 | 第14页 |
·CDOM 的荧光特性 | 第14-17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域与监测方案 | 第20-2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2页 |
·流域概况 | 第20-21页 |
·水文与气候 | 第21页 |
·水环境现状 | 第21-22页 |
·采样监测方案 | 第22-24页 |
·点位布设 | 第22-23页 |
·采样方案 | 第23-24页 |
·样品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24-28页 |
·常规指标测试 | 第24-25页 |
·光合有效辐照度测定 | 第25页 |
·真光层深度与可见光衰减系数的计算 | 第25-26页 |
·CDOM 吸收系数及荧光强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性的时空变化 | 第28-38页 |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性季节变化特征 | 第28-31页 |
·小江回水区透明度季节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小江回水区可见光衰减系数季节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季节变化特征 | 第31页 |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性空间变化特征 | 第31-34页 |
·小江回水区透明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31-33页 |
·小江回水区可见光衰减系数空间变化特征 | 第33页 |
·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水体光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8页 |
4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54页 |
·小江回水区水质指标对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 | 第38-48页 |
·小江回水区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 | 第38-40页 |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指标与主要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 第40-45页 |
·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指标与主要水质指标的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小江回水区水文指标对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 | 第48-52页 |
·小江河口水位、流量等水文指标的时间变化 | 第48-50页 |
·小江河口水位、流量等水文指标同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小江河口水位、流量等水文指标对回水区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5 小江回水区 CDOM 的吸收与荧光特性分析 | 第54-68页 |
·小江回水区CDOM 吸收特性 | 第54-56页 |
·小江回水区CDOM 吸收系数ag 特征 | 第54-55页 |
·小江回水区CDOM 吸收光谱斜率Sg 特征 | 第55页 |
·小江回水区CDOM 吸收系数与吸收光谱斜率的相关性 | 第55-56页 |
·小江回水区CDOM 三维荧光特性 | 第56-63页 |
·CDOM 荧光物质的组成与来源 | 第56-58页 |
·CDOM 荧光强度的季节变化 | 第58-60页 |
·CDOM 荧光强度的空间变化 | 第60-63页 |
·CDOM 吸收、荧光特性与DOC、CODMn 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6页 |
·CDOM 吸收系数与荧光强度的相关性 | 第63-65页 |
·CDOM 吸收系数与DOC、CODMn 浓度的相关性 | 第65-66页 |
·CDOM 荧光强度与DOC、CODMn 浓度的相关性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建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