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布洛芬—丹皮酚偶合物的体内外评价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 布洛芬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0-14页
 2 丹皮酚的主要药理作用概述第14-15页
 3 静脉注射亚微乳概述第15-17页
 4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7-19页
第二章 布洛芬-丹皮酚偶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第19-30页
 1 仪器与试剂第19页
   ·仪器第19页
   ·试剂第19页
 2 实验方法第19-26页
   ·IPC、Ibu、Pae 的HPLC 分析方法建立第19-24页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第24页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第24页
   ·IPC 的初步稳定性实验第24页
   ·IPC 在不同pH 值缓冲溶液中的稳定性第24-25页
   ·IPC 在血浆中的稳定性第25-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29页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结果第26-27页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第27页
   ·IPC 的初步稳定性结果第27-28页
   ·IPC 在不同pH 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第28-29页
   ·IPC 在血浆中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第29页
 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布洛芬-丹皮酚偶合物亚微乳的制备及肠吸收评价第30-37页
 1 仪器、试剂及动物第30-31页
   ·仪器第30页
   ·试剂第30页
   ·实验动物第30-31页
 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亚微乳处方第31页
   ·亚微乳制备方法第31页
   ·亚微乳含量测定方法第31-32页
   ·大鼠在体肠吸收单向灌流法实验方法第32页
   ·肠灌流液样品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32-33页
   ·肠灌流液样品的处理方法第33页
   ·肠灌流液样品数据处理方法第33页
   ·统计学方法第3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3-36页
   ·亚微乳的粒径和分布第33-35页
   ·亚微乳中含药量的测定第35页
   ·吸收部位对肠吸收的影响第35页
   ·药物质量浓度对肠吸收的影响第35-36页
 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布洛芬-丹皮酚偶合物的药动学研究第37-43页
 1 仪器、试剂及动物第37页
   ·仪器第37页
   ·试剂第37页
   ·实验动物第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39页
   ·Ibu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37-39页
   ·样品的制备第39页
   ·给药及取样方法第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42页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第39-40页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第40-42页
 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布洛芬-丹皮酚偶合物的药理学研究第43-50页
 1 仪器、试剂及动物第43页
   ·仪器第43页
   ·试剂第43页
   ·实验动物第43页
 2 实验方法第43-45页
   ·IPC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实验方法第43-44页
   ·IPC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方法第44页
   ·IPC 对小鼠胃肠道刺激性研究第44-45页
   ·IPC 在体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第45页
   ·统计学方法第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5-49页
   ·IPC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第45-46页
   ·IPC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第46页
   ·IPC 对小鼠胃肠道刺激性的实验结果第46-48页
   ·IPC 对DPPH 的清除作用结果第48-49页
 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全文总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酸氯胺酮电位传感及QCM传感技术研究
下一篇:药物(PZQ)压力下日本血吸虫的耐药性诱导及抗血吸虫新药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