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香料作物论文

山苍子种子繁育和组织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13-23页
     ·山苍子的种子繁殖第13-17页
     ·山苍子种子特征第13页
     ·种子活力第13-14页
     ·种子成熟的生理指标第14页
     ·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第14-15页
     ·提高植物种子萌发途径研究第15-17页
     ·山苍子的组织培养第17-23页
     ·组织培养的技术第17-18页
     ·组织培养应注意的问题第18-19页
     ·组织培养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第19-20页
     ·山苍子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20-23页
第二章 山苍子种子繁育初步研究第23-37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试验内容第23-26页
     ·山苍子种子外观形态研究第23-24页
     ·促进山苍子种子发芽提高的措施第24-25页
     ·山苍子种子发芽指标的测定第25-26页
   ·结果分析第26-34页
     ·山苍子种子外观形态研究第26-28页
     ·提高山苍子种子发芽率的措施第28-34页
   ·讨论第34-35页
   ·结论第35-37页
第三章 山苍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第37-51页
   ·材料来源和培养条件第37页
     ·材料来源第37页
     ·主要仪器第37页
     ·生长激素第37页
     ·试验室和试验仪器灭菌方法第37页
   ·试验方法第37-39页
       ·外植体的消毒第37-38页
     ·不同部位外植体对污染率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38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38页
     ·愈伤组织的分化第38-39页
     ·继代培养第39页
     ·生根培养第39页
     ·炼苗移栽第39页
   ·试验结果的观察与统计第39-40页
   ·试验结果第40-48页
     ·初代培养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对山苍子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第40页
     ·不同外植体部位对污染率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第40-41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第41-43页
     ·愈伤组织的分化第43-45页
     ·山苍子继代培养第45-46页
     ·生根培养第46-47页
     ·炼苗第47-48页
   ·讨论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图版第57-59页
致谢第59-61页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和参研课题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SCFP纤维特异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的初步鉴定
下一篇:马铃薯不同间作模式的氮肥营养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