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研究范围和逻辑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范围 | 第20-21页 |
·逻辑思路 | 第21页 |
·研究假说和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研究假说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和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结构安排 | 第26页 |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 | 第26-28页 |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不足之处 | 第27-28页 |
第2章 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 | 第28-55页 |
·产业的内涵和奶业的基本特征 | 第28-31页 |
·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 第28-29页 |
·奶业的基本特征 | 第29-31页 |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31-37页 |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三大流派 | 第32-36页 |
·新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第36-37页 |
·研究奶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基础 | 第37-44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7-39页 |
·产业链理论 | 第39-41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41-43页 |
·博弈理论 | 第43-44页 |
·关于奶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44-55页 |
·国内学者对奶业发展的研究 | 第45-51页 |
·有关新疆奶业发展的研究文献 | 第51-54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54-55页 |
第3章 新疆原料奶的生产结构和绩效分析 | 第55-96页 |
·原料奶生产结构分析 | 第55-62页 |
·原料奶生产的供给结构 | 第55-57页 |
·原料奶生产的微观组织结构 | 第57-59页 |
·奶牛养殖的品种结构 | 第59-61页 |
·原料奶生产的地区结构 | 第61-62页 |
·原料奶生产成本及效益分析 | 第62-73页 |
·原料奶生产成本构成 | 第62-65页 |
·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 | 第65-70页 |
·奶牛散养户和养殖大户成本收益的案例分析 | 第70-73页 |
·奶牛单产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 | 第73-81页 |
·研究假说 | 第73-76页 |
·研究方法:数据、变量与模型 | 第76-78页 |
·模型结果与实证分析 | 第78-81页 |
·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 | 第81-94页 |
·技术效率的内涵及测算 | 第81-83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简介 | 第83-89页 |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第89-90页 |
·实证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90-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4章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绩效分析 | 第96-135页 |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96-106页 |
·乳品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 | 第96-100页 |
·乳品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 | 第100-103页 |
·乳品制造业的进入壁垒 | 第103-106页 |
·乳品制造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106-118页 |
·乳品制造业的经济效益 | 第106-108页 |
·乳品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 第108-110页 |
·乳品制造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 第110-115页 |
·乳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率——基于索洛余值法 | 第115-118页 |
·乳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评价——基于DEA 模型 | 第118-126页 |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评价 | 第118-124页 |
·新疆与全国乳品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比较 | 第124-126页 |
·乳品制造业市场结构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26-132页 |
·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26-128页 |
·产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28-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5页 |
第5章 新疆乳品制造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第135-153页 |
·企业市场行为简析 | 第135-136页 |
·乳制品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第136-139页 |
·乳制品企业的价格竞争概况 | 第136-137页 |
·乳制品行业价格竞争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第137-138页 |
·价格战对乳制品行业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乳制品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第139-152页 |
·企业的产品定位 | 第139-140页 |
·产品差别化是避免价格竞争的最有效手段 | 第140-143页 |
·乳制品行业的广告行为 | 第143-147页 |
·乳制品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 | 第147-150页 |
·乳制品企业的并购行为 | 第150-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6章 新疆乳制品消费结构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153-201页 |
·乳制品消费现状 | 第153-158页 |
·乳制品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 第153-154页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断增长 | 第154-155页 |
·乳制品消费的国内国际比较 | 第155-158页 |
·乳制品消费结构分析 | 第158-167页 |
·乳制品消费的品种结构 | 第159-161页 |
·乳制品消费的区域结构 | 第161-165页 |
·乳制品消费的群体结构 | 第165-167页 |
·乳制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167-175页 |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介入程度分析 | 第167-168页 |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认知行为分析 | 第168-169页 |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习惯性行为分析 | 第169-172页 |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多样化行为分析 | 第172-173页 |
·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渠道分析 | 第173-175页 |
·乳制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路径分析模型 | 第175-184页 |
·理论假说 | 第175-178页 |
·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 第178-184页 |
·收入及消费水平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程度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 | 第184-191页 |
·引言 | 第184-185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 第185-186页 |
·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 | 第186-191页 |
·乳制品消费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及预测 | 第191-199页 |
·影响乳制品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 第191-195页 |
·乳制品消费的中长期发展趋势 | 第195-197页 |
·乳制品消费水平预测 | 第197-19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9-201页 |
第7章 新疆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及行为分析 | 第201-236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简析 | 第201-203页 |
·乳品产业链的主要形式 | 第201-203页 |
·中国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主要类型 | 第203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现状 | 第203-210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主要类型 | 第204-207页 |
·原料奶生产的组织结构模式 | 第207-209页 |
·乳品加工企业奶源供应模式 | 第209-210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以“公司+奶站+农户”为例 | 第210-217页 |
·“农户——奶站”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11页 |
·“农户——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11-216页 |
·“奶站——企业”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16-217页 |
·农户与乳品企业签订合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 模型 | 第217-231页 |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218-222页 |
·调查样本与基本评价 | 第222-225页 |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第225-231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优化整合 | 第231-234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的目标——从纵向约束到合作社一体化 | 第231-232页 |
·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优化整合的路径分析 | 第232-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234-236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236-247页 |
·研究结论 | 第236-239页 |
·政策建议 | 第239-246页 |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 第239-240页 |
·优化市场结构,加快产业集中 | 第240-241页 |
·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质量安全 | 第241-242页 |
·加强生鲜乳管理,规范奶站行为 | 第242-243页 |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消费水平 | 第243-244页 |
·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 | 第244-245页 |
·健全利益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 | 第245-24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246-247页 |
附录 | 第247-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264-270页 |
致谢 | 第270-272页 |
作者简历 | 第272-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