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肾、膀胱系病证论文

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缩略语表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9页
文献研究第9-26页
 第一部分 古代医家对尿血的认识第9-14页
  1. 病因病机第9-12页
   ·下焦热盛第9-11页
   ·阴虚火旺第11页
   ·气不摄血第11-12页
   ·气阴两虚第12页
   ·气滞血瘀第12页
   ·脏腑虚损第12页
  2. 治法方药第12-14页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第13页
   ·补益脾肾,益气摄血第13-14页
   ·滋阴清火,凉血止血第14页
   ·活血通络,化瘀止血第14页
 第二部分 现代中医学对肾小球源性血尿的认识第14-21页
  1. 病因病机第14-16页
  2. 辨证论治第16-19页
  3. 治疗进展第19-21页
 第三部分 现代西医学对肾小球源性血尿的认识第21-26页
  1. 发病机制第21-25页
   ·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第21-24页
   ·红细胞本身异常第24-25页
  2. 治疗进展第25-26页
临床研究第26-35页
 一. 材料与方法第26-32页
  1. 临床资料第26-28页
   ·病例来源第26页
   ·诊断标准第26-27页
   ·纳入标准第27-28页
   ·排除标准第28页
  2. 研究方法第28-31页
   ·研究对象分组第28-30页
   ·治疗方法第30-31页
  3. 观察指标第31页
   ·安全性指标第31页
   ·疗效性指标第31页
  4. 疗效判定第31页
   ·疗效判定方法第31页
   ·疗效判定标准第31页
  5. 统计学处理第31-32页
 二. 结果第32-35页
  1. 治疗结果分析第32-34页
  2. 安全性指标分析第34-35页
讨论第35-43页
 1. 立法依据第35-37页
   ·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发病之本第35页
   ·气阴两虚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常见证型第35-36页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为主要治疗大法第36页
   ·养阴论治血尿第36-37页
 2. 养阴汤的组方特色及方药分析第37-41页
   ·方药分析第38-40页
   ·现代药理学研究第40-41页
 3. 养阴汤疗效评价第41-42页
 4. 养阴汤对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可能作用机理探讨第42页
 5. 问题与展望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个人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疏肝法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益气健脾法治疗化疗后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