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 ·公共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质量认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 ·组织创新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2-26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26-34页 |
| ·产品理论 | 第26-28页 |
|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8-29页 |
| ·政府规制理论 | 第29-31页 |
|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 第31-32页 |
| ·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理论 | 第32-34页 |
| 第3章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形态描述 | 第34-49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内涵 | 第34-35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 | 第37-41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 第37-39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 第39-40页 |
|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标准化管理 | 第40-41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9页 |
| ·政治因素 | 第41-43页 |
| ·经济因素 | 第43-45页 |
| ·社会因素 | 第45页 |
| ·技术因素 | 第45-46页 |
| ·质检机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6-49页 |
| 第4章 发达国家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经验借鉴 | 第49-57页 |
| ·美国的质量监管机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 第49-52页 |
| ·德国的质量监管机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 第52-53页 |
| ·日本的质量监管机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 | 第53-55页 |
| ·发达国家质检组织结构给予的启示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系统 | 第57-92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第57-62页 |
| ·系统要素和结构的复杂性 | 第58-59页 |
| ·非线性的复杂性 | 第59-60页 |
| ·非平衡的复杂性 | 第60-61页 |
| ·环境的复杂性或网络具有开放性 | 第61页 |
| ·系统的复杂自适应特征 | 第61-62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 第62-65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系统的路径生成 | 第65-87页 |
| ·面向服务对象的质检机构优化及组织创新 | 第65-69页 |
| ·居民参政的质检机构优化及组织创新 | 第69-73页 |
| ·行业协会协同的质检机构优化及组织创新 | 第73-79页 |
| ·基于质检服务外包优化的质检机构优化及组织创新 | 第79-80页 |
| ·国家竞争优势视角的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 | 第80-87页 |
| ·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组织能力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 第87-91页 |
| ·质检机构组织能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第87-88页 |
| ·质检机构组织能力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 第88-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第6章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支撑 | 第92-109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支撑 | 第92-97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支撑的特点 | 第93页 |
| ·我国的信息化平台支撑发展的现状 | 第93-94页 |
| ·平台相关技术的选择和要求 | 第94-95页 |
| ·平台服务、内容的设计 | 第95-96页 |
| ·平台版面、功能设计 | 第96-97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综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支撑 | 第97-104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98-99页 |
| ·数据仓库的设计 | 第99-103页 |
| ·系统评价决策方法 | 第103-104页 |
| ·质检机构职能优化及组织创新的政府政策支撑 | 第104-107页 |
| ·增加投入,加强质检机构的科研能力、技术能力 | 第104-105页 |
| ·推动质检机构进行精简合并 | 第105-106页 |
| ·鼓励质检机构走中介服务之路 | 第106-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109-111页 |
| ·全文总结 | 第109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0页 |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