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联网审计软件可靠性模型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历史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软件可靠性的的相关概念和数学基础 | 第16-25页 |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 第16-17页 |
·软件可靠性的数学基础 | 第17-20页 |
·泊松过程 | 第17-19页 |
·最大似然估计法 | 第19-20页 |
·软件可靠性的主要评价指标 | 第20-23页 |
·软件可靠性和硬件可靠性的异同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软件可靠性建模 | 第25-35页 |
·软件可靠性建模原理 | 第25-27页 |
·经典的软件可靠性模型 | 第27-32页 |
·Jelinski-Moranda 模型 | 第28-29页 |
·G-O 模型 | 第29-32页 |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技术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的可靠性分析与建模 | 第35-51页 |
·社保联网审计模式 | 第35-36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介绍 | 第36-39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的故障类型及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的故障类型 | 第39-41页 |
·节点连接强度 | 第41-42页 |
·软件可靠性建模过程 | 第42-43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可靠性建模 | 第43-50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可靠性模型框架 | 第44-46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测试数据收集 | 第46-48页 |
·社保联网审计软件可靠性模型参数评估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建模效果分析 | 第51-56页 |
·拟合效果评价标准 | 第51-52页 |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