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视角以及对“毒品犯罪群”之“犯罪”的界定 | 第9-10页 |
| ·对毒品犯罪群进行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 | 第10-12页 |
| 第2章 毒品犯罪群概述及灰色关联理论简介 | 第12-20页 |
| ·毒品犯罪群概述 | 第12-14页 |
| ·毒品的特殊属性 | 第12页 |
| ·毒品犯罪群的提出 | 第12-14页 |
| ·灰色关联理论简介 | 第14-20页 |
| ·灰色关联理论及灰色关联分析法简介 | 第14-15页 |
|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毒品犯罪群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第3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毒品犯罪群实证研究 | 第20-4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毒品犯罪群灰色关联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 ·实证资料和样本分类 | 第22-26页 |
| ·数据资料 | 第22-23页 |
| ·样本分类表述 | 第23-25页 |
| ·一点说明 | 第25-26页 |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毒品犯罪群的实证分析 | 第26-40页 |
|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软件及计算、画图步骤 | 第26页 |
| ·2004~2009 年湘潭市雨湖区毒品犯罪群灰色关联度分类描述 | 第26-34页 |
|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2004~2009 年湘潭市雨湖区毒品犯罪群的规律总结 | 第34-40页 |
| 第4章 毒品犯罪群关联机制分析 | 第40-48页 |
| ·毒品犯罪群关联机制分类 | 第40-42页 |
| ·内部关联的关联机制分类 | 第40-41页 |
| ·外部关联的关联机制分类 | 第41-42页 |
| ·毒品犯罪群关联机制的具体实例分析 | 第42-48页 |
| ·毒品的成瘾性对毒品犯罪群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湘潭市雨湖区毒品犯罪的主要模式 | 第43-44页 |
| ·经济因素对毒品关联犯罪现象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吸食毒品行为引发大量侵财型犯罪的产生 | 第45页 |
| ·新型毒品的特性对毒品犯罪群参与群体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场所特性对毒品犯罪群的影响 | 第46页 |
| ·教育成长背景对青少年参与毒品违法犯罪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毒品犯罪的机会成本对毒品犯罪群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第5章 基于犯罪群落的实证研究谈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防控 | 第48-52页 |
| ·加强系统长效的禁毒教育宣传 | 第48-49页 |
| ·专项打击与联合预防相结合 | 第49-50页 |
| ·以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为核心推动毒品犯罪群的综合防控 | 第50页 |
| ·从经济根源上着手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防控 | 第50-52页 |
| 结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及画图过程图解 | 第56-59页 |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