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第1章 家庭暴力及民事保护令 | 第17-26页 |
·家庭暴力 | 第17-21页 |
·家庭暴力的概念 | 第17-19页 |
·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危害 | 第19-20页 |
·中国国情下如何界定家庭暴力 | 第20-21页 |
·我国法律对家庭暴力惩治的不足 | 第21页 |
·民事保护令在实践中的运用 | 第21-26页 |
·美国民事保护令介绍 | 第22-23页 |
·澳大利亚民事保护令介绍 | 第23-24页 |
·台湾民事保护令介绍 | 第24-26页 |
第2章 我国人身安全保护裁定 | 第26-33页 |
·我国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产生 | 第26-29页 |
·《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简介 | 第26-28页 |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试点审理情况介绍 | 第28-29页 |
·部分试点法院制定的相关规定 | 第29-30页 |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与民事保护令的关系 | 第30-33页 |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与民事保护令的比较 | 第30-31页 |
·我国民事保护令的学者建议 | 第31页 |
·作者对我国民事保护令的构想 | 第31-33页 |
第3章 民事保护令程序的特点与一般原则 | 第33-39页 |
·民事保护令程序的特点 | 第33-36页 |
·民事保护令针对的是非讼事件 | 第33-34页 |
·民事保护令效力的有期限性与内容的可变更性 | 第34页 |
·避免签发双向保护令 | 第34-35页 |
·非对席审理 | 第35-36页 |
·民事保护令程序的一般原则 | 第36-39页 |
·及时性原则 | 第36页 |
·必要性原则 | 第36-37页 |
·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 | 第37页 |
·不调解原则 | 第37-38页 |
·保护受害人信息原则 | 第38页 |
·保护令有限度公开原则 | 第38-39页 |
第4章 民事保护令案件的证据规则 | 第39-44页 |
·民事保护令案件的证明标准 | 第39-40页 |
·优势证据原则 | 第40-41页 |
·举证责任转移 | 第41-42页 |
·证据种类 | 第42-43页 |
·未成年人不出庭作证 | 第43-44页 |
第5章 民事保护令的程序构建 | 第44-54页 |
·审理程序 | 第44-49页 |
·申请阶段 | 第45-48页 |
·受理阶段 | 第48页 |
·签发阶段 | 第48-49页 |
·听证程序 | 第49页 |
·复议程序 | 第49-50页 |
·民事保护令的延长、变更与撤销 | 第50-51页 |
·撤回申请的限制 | 第51-52页 |
·送达与传唤 | 第52页 |
·紧急民事保护令程序与长期民事保护令程序流程 | 第52-54页 |
·紧急民事保护令案件流程 | 第52-53页 |
·长期民事保护令案件流程 | 第53页 |
·长期民事保护令的延长、变更、撤销流程 | 第53-54页 |
第6章 民事保护令的执行 | 第54-62页 |
·执行主体 | 第54-55页 |
·法院执行 | 第54页 |
·公安机关和其他单位协助执行 | 第54-55页 |
·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序 | 第55页 |
·民事保护令的执行措施 | 第55-59页 |
·禁止施暴,禁止以任何形式骚扰、跟踪、接触或联络被害人的执行 | 第55页 |
·迁出居所、远离特定场所的执行 | 第55-56页 |
·涉及亲权、子女探视的执行 | 第56-57页 |
·涉及金钱、财物的执行 | 第57页 |
·命令完成行为和心理矫治计划 | 第57-58页 |
·建议 | 第58-59页 |
·异地民事保护令的执行 | 第59-60页 |
·申请当地法院确认备案 | 第59-60页 |
·外地民事保护令的执行程序 | 第60页 |
·家庭暴力信息数据库 | 第60-62页 |
·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作用 | 第60-61页 |
·全国数据库与地方数据库 | 第61页 |
·信息系统的访问限制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