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9-32页 |
·城乡统筹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 第20-23页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32-42页 |
·数理统计 | 第32-33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运筹学 | 第34-35页 |
·系统 | 第35-37页 |
·物流系统 | 第37-38页 |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第38-39页 |
·模块化设计理论 | 第39页 |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 第39-42页 |
4 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调查及评价 | 第42-67页 |
·引言 | 第42页 |
·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调查 | 第42-5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2-60页 |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6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基本模式及关键点 | 第67-7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区域划分 | 第67-70页 |
·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基本模式 | 第70-73页 |
·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关键点——转运系统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的节点优化模型 | 第76-94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相关优化模型的讨论 | 第77-78页 |
·节点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78-86页 |
·节点优化模型的讨论 | 第86-88页 |
·建设二级转运站的临界条件 | 第88-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7 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实证研究 | 第94-102页 |
·引言 | 第94页 |
·昆山市基本情况 | 第94-95页 |
·昆山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95-96页 |
·昆山市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的模式 | 第96-98页 |
·昆山市生活垃圾二级转运站的选址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8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102-106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创新点 | 第104页 |
·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0页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0-121页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 第121-122页 |
附录三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基础资料汇总 | 第122-124页 |
附录四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对应各个评价因素的评语描述 | 第124-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