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图表索引 | 第14-16页 | 
| 符号和缩略词表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 ·无线衰落信道传播特征 | 第18-19页 | 
| ·信道估计方法及特点 | 第19-20页 | 
|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及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 ·信道估计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隐含训练序列信道估计与相关问题研究 | 第23-27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思路、主要贡献和论文内容组织 | 第27-31页 | 
| 第二章 基于信道容量最大的TDM最优长度设计 | 第31-45页 | 
| ·研究背景 | 第31-32页 | 
| ·基于训练序列的MIMO系统模型 | 第32-34页 | 
| ·时分复用方案信道估计和训练序列最优长度设计 | 第34-40页 | 
| ·MIMO系统TDM方案的模型和信道估计 | 第34-35页 | 
| ·TDM的信道容量分析 | 第35-37页 | 
| ·训练序列和数据序列功率给定时最优训练序列长度设计 | 第37-38页 | 
| ·峰均功率比和平均功率给定时最优训练序列长度设计 | 第38-40页 | 
| ·数值与仿真结果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一种改进的ST最优功率分配方案 | 第45-57页 | 
| ·研究背景 | 第45页 | 
| ·ST系统模型 | 第45-47页 | 
| ·ST信道估计及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 ·ST系统训练序列最优功率分配 | 第49-52页 | 
| ·S.He等的训练序列分配方案 | 第49-50页 | 
| ·改进的训练序列功率分配方案 | 第50-52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基于部分均值的低复杂度DDST信号检测与编码算法 | 第57-75页 | 
| ·研究背景 | 第57-58页 | 
| ·DDST系统模型 | 第58-60页 | 
| ·DDST信号检测 | 第60-69页 | 
| ·已有检测算法分析 | 第61-62页 | 
| ·基于部分均值的检测算法 | 第62-64页 |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64-69页 | 
| ·信号编码 | 第69-71页 | 
| ·信号编码算法 | 第69-70页 | 
| ·信号编码冗余率分析 | 第70-71页 | 
|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基于平衡ZCZ序列的DDST数据帧同步与直流偏置联合估计算法 | 第75-87页 | 
| ·研究背景 | 第75-76页 | 
| ·系统模型 | 第76-78页 | 
| ·数据帧同步,信道估计和直流偏置联合估计算法 | 第78-82页 | 
| ·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82-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六章 MIMO系统DDST最优功率分配 | 第87-97页 | 
| ·研究背景 | 第87页 | 
| ·MIMO系统DDST信道估计 | 第87-89页 | 
| ·训练序列与信息序列的最优功率分配 | 第89-93页 | 
| ·未引入DDS消除算法时的训练序列功率分配 | 第89-91页 | 
| ·引入DDS消除算法后的训练序列功率分配 | 第91-93页 | 
| ·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93-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第七章 基于训练序列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分析比较 | 第97-10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7页 | 
| ·MIMO训练序列设计 | 第97-99页 | 
| ·信道估计性能比较 | 第99-102页 | 
| ·TDM,ST和DDST信道估计性能 | 第99-100页 | 
| ·数值与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0-102页 | 
| ·信道容量界比较 | 第102-105页 | 
| ·TDM,ST和DDST信道容量界 | 第102-103页 |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 ·信号检测误码率与系统吞吐率比较 | 第105-10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