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 | 第10页 |
1.2.2 森林植被滞留颗粒物研究 | 第10-11页 |
1.2.3 林分对颗粒物的吸附研究 | 第11页 |
1.2.4 降雨对颗粒物的湿沉降研究 | 第11-12页 |
1.2.5 净化空气质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25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15-21页 |
2.1.1 试验地选择与概况 | 第15-16页 |
2.1.2 树种选择 | 第16-17页 |
2.1.3 颗粒物滞留量样品采集 | 第17-18页 |
2.1.4 夏季叶片湿沉降试验设计 | 第18页 |
2.1.5 冬季林分内外大气颗粒物采集 | 第18-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 叶片表面滞留颗粒物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2.2 叶片蜡质层滞留颗粒物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2.3 叶面积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2.4 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测定 | 第23-24页 |
2.2.5 叶片微观结构观察 | 第24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3.1 数据计算 | 第24页 |
2.3.2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3 主要树种叶片对大气颗粒物吸附能力 | 第25-37页 |
3.1 主要树种叶片吸附大气颗粒物的时间变化 | 第25-29页 |
3.1.1 典型树种叶片对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 | 第25-27页 |
3.1.2 典型树种叶片对总颗粒物吸附 | 第27-29页 |
3.2 主要树种叶片吸附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变化 | 第29-31页 |
3.3 典型树种叶片吸附大气颗粒物的季节变化 | 第31-34页 |
3.3.1 典型阔叶树种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季节变化 | 第31-33页 |
3.3.2 典型常绿针叶树种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季节变化 | 第33-34页 |
3.4 不同类型树种吸附颗粒物能力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不同树种调节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7-56页 |
4.1 典型树种调节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7-44页 |
4.1.1 降雨对典型树种叶片表面调节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4.1.2 降雨对典型树种叶片蜡质层颗粒物滞留量 | 第39-41页 |
4.1.3 不同树种叶片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量变化规律 | 第41-42页 |
4.1.4 降雨对典型树种叶片调节空气质量水溶性离子影响 | 第42-44页 |
4.2 不同树种叶片调节空气质量机制 | 第44-54页 |
4.2.1 叶片表面电镜扫描微观结构对树种调节空气质量影响 | 第44-51页 |
4.2.2 叶片在AFM扫描结构特征与树种调节空气质量影响 | 第51-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典型林分内外空气质量差异 | 第56-60页 |
5.1 典型林分内外大气颗粒物差异 | 第56-57页 |
5.2 典型林分内外大气颗粒物主要水溶性阴离子含量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6.2 创新点 | 第61页 |
6.3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