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原料和辅助物料论文

硅酸锆包裹炭黑陶瓷色料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0页
2 文献综述第10-21页
    2.1 陶瓷色料的概述第10-11页
        2.1.1 陶瓷色料第10页
        2.1.2 陶瓷色料的制备原料第10-11页
    2.2 常见陶瓷色料的分类第11-13页
        2.2.1 按组成分类第11页
        2.2.2 按构成色料的矿物晶体结构分类第11-12页
        2.2.3 按色料呈色分类第12-13页
    2.3 硅酸锆及锆基色料第13-15页
        2.3.1 硅酸锆理化特性及其应用第13页
        2.3.2 锆基色料第13-15页
            2.3.2.1 固溶型锆基色料第14-15页
            2.3.2.2 包裹型锆基色料第15页
    2.4 黑色陶瓷色料第15-16页
        2.4.1 常见的黑色陶瓷色料第15-16页
        2.4.2 包裹炭黑色料第16页
    2.5 包裹炭黑色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6-19页
        2.5.1 固相合成法第16页
        2.5.2 液相合成法第16-19页
            2.5.2.1 化学共沉淀法第17页
            2.5.2.2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2.5.2.3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第18-19页
    2.6 制备包裹炭黑色料的科学问题第19-20页
    2.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3 实验部分第21-27页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1-22页
        3.1.1 实验药品第21-22页
        3.1.2 实验仪器第22页
    3.2 实验工艺流程及方案第22-25页
        3.2.1 溶胶-凝胶-喷雾裂解法第22-24页
        3.2.2 介孔塌陷法第24-25页
    3.3 测试和表征第25-27页
        3.3.1 呈色表征第25页
        3.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5-26页
        3.3.3 扫描电镜分析第26页
        3.3.4 透射电镜分析第26页
        3.3.5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第26页
        3.3.6 热重差热综合分析第26页
        3.3.7 激光粒度分析第26-27页
4 溶胶凝胶喷雾裂解法第27-43页
    4.1 .炭黑表面包裹层的形成第27-33页
        4.1.1 喷雾裂解温度第27-31页
        4.1.2 锆溶胶溶度第31-32页
        4.1.3 醇/水比第32页
        4.1.4 氧化硅/氧化锆比第32-33页
    4.2 炭黑包裹层的致密化第33-39页
        4.2.1 不同的煅烧温度对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性能的影响第33-36页
        4.2.2 不同保温时间对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性能的影响第36-38页
        4.2.3 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包裹率的计算第38-39页
    4.3 溶胶-凝胶-喷雾裂解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的表征第39-43页
        4.3.1 色料粉体第39-40页
        4.3.2 色料紫外可见光吸收分析第40-41页
        4.3.3 色料在透明釉中效果图第41-43页
5 介孔塌陷法第43-55页
    5.1 氧化锆介孔结构的形成与塌陷过程第43-47页
        5.1.1 色度值分析第43页
        5.1.2 氧化锆介孔结构显微结构分析第43-45页
        5.1.3 氧化锆介孔结构XRD分析第45-46页
        5.1.4 氧化锆介孔结构热重分析第46-47页
        5.1.5 氧化锆介孔结构1200℃煅烧后粉体的显微分析第47页
    5.2 SiO_2对ZrO_2介孔结构的包裹第47-53页
        5.2.1 SiO_2-ZrO_2包裹层的分析第47-48页
        5.2.2 ZrO_2包裹颗粒的粒径对色料呈色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5.2.3 硅溶胶的浓度第49-51页
        5.2.4 SiO_2对ZrO_2介孔结构包裹粉体的热分析第51-52页
        5.2.5 晶相分析第52-53页
    5.3 介孔塌陷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表征第53-55页
        5.3.1 色料粉体第53-55页
6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空气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研究
下一篇:基于单颗粒光散射法的气溶胶颗粒粒径测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