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配电网安全防护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配电网络系统安全保护需求 | 第13-20页 |
2.1. 网络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2.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3 OSI安全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2.3.1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服务 | 第16页 |
2.3.2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 | 第16-17页 |
2.4 基于TCP/IP的安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配电安全密钥交换协议设计 | 第20-29页 |
3.1 Diffie-Hellman(DH)密钥交换 | 第20-21页 |
3.2 椭圆曲线ECDH密钥交换 | 第21-22页 |
3.3 配电安全密钥交换协议设计 | 第22-26页 |
3.3.1 SM2的密钥交换协议 | 第22-24页 |
3.3.2 基于SM2的密钥交换协议的改进 | 第24-26页 |
3.4 密钥交换协议的开销和安全性分析 | 第26-28页 |
3.4.1 计算开销分析 | 第27页 |
3.4.2 通信开销分析 | 第27-28页 |
3.4.3 安全性分析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双向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 | 第29-35页 |
4.1 密钥交换协议的中间人攻击 | 第29-30页 |
4.2 身份认证技术 | 第30-32页 |
4.2.1 单向身份认证 | 第31页 |
4.2.2 双向身份认证 | 第31-32页 |
4.2.3 三向身份认证 | 第32页 |
4.3 双向认证在密钥协商中的应用 | 第32-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6页 |
5.1 安全协议概述 | 第35-36页 |
5.1.1 安全协议分类 | 第35页 |
5.1.2 安全协议的威胁 | 第35-36页 |
5.1.3 安全协议设计原则 | 第36页 |
5.2 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 | 第36-42页 |
5.2.1 安全协议报文设计 | 第36-38页 |
5.2.2 安全通信流程设计 | 第38-42页 |
5.3 安全通信协议的实现 | 第42-45页 |
5.3.1 配电主站侧实现 | 第43页 |
5.3.2 配电安全网关实现 | 第43-44页 |
5.3.3 配电终端侧实现 | 第44-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46-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