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9页 |
第二章 平山郁夫的艺术经历与绘画影响 | 第9-13页 |
2.1 平山郁夫的艺术经历 | 第9-11页 |
2.2 平山郁夫绘画的影响 | 第11-13页 |
第三章 平山郁夫绘画的装饰语言特征 | 第13-23页 |
3.1 何为装饰 | 第13-14页 |
3.1.1 装饰的定义及特征 | 第13-14页 |
3.1.2 装饰性绘画的主观表现力 | 第14页 |
3.2 平山郁夫的绘画装饰性表现 | 第14-23页 |
3.2.1 平山郁夫绘画中的朦胧美 | 第14-15页 |
3.2.2 平山郁夫绘画中的光影感 | 第15-16页 |
3.2.3 平山郁夫绘画中的情调美 | 第16-17页 |
3.2.4 平山郁夫绘画中的本土装饰特征 | 第17-18页 |
3.2.5 平山郁夫绘画装饰性中造型元素 | 第18页 |
3.2.6 平山郁夫绘画装饰性中用线元素 | 第18-19页 |
3.2.7 平山郁夫绘画装饰性中构图元素 | 第19-20页 |
3.2.8 平山郁夫绘画装饰性中平面化特征 | 第20-21页 |
3.2.9 平山郁夫绘画装饰性中色彩元素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中日绘画装饰风格的异同与成因—(以平山郁夫为例) | 第23-28页 |
4.1 中日绘画装饰风格的异同 | 第23-24页 |
4.1.1 平山郁夫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 | 第23-24页 |
4.1.2 “天人合一”理念在中日艺术家思想中的体现 | 第24页 |
4.1.3 笔墨元素在中日艺术家思想中的体现 | 第24页 |
4.2 中国画吸收日本画装饰性的创新方面 | 第24-28页 |
4.2.1 材料方面 | 第25-26页 |
4.2.2 制作方面 | 第26-27页 |
4.2.3 构成方面 | 第27-28页 |
第五章 毕业创作的心路历程(构思与制作说明) | 第28-35页 |
5.1 毕业创作《春分》的构思 | 第28-30页 |
5.2 以作品《小满》为例进行的实验探索 | 第30-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5-3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35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5-36页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36-37页 |
第七章 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品展 | 第4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