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基于静态分析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章节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相关技术第15-25页
    2.1 静态污点跟踪技术第15-17页
        2.1.1 FlowDroid第16-17页
    2.2 Android签名技术第17-18页
        2.2.1 多级签名检测第17-18页
    2.3 机器学习检测技术第18-22页
        2.3.1 SVM第19-21页
        2.3.2 libsvm第21-22页
    2.4 D-S证据合成理论简介第22-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两阶段Android恶意软件静态检测系统第25-31页
    3.1 检测模型框架及流程第25-28页
    3.2 系统模块简介第28-30页
        3.2.1 预处理模块第28页
        3.2.2 轻量检测模块第28-29页
        3.2.3 精确检测模块第29-30页
        3.2.4 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第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轻量检测模块第31-43页
    4.1 轻量检测模块检测方法第31-39页
        4.1.1 检测方法流程第31-32页
        4.1.2 基于整体签名的检测方法原理第32-34页
        4.1.3 基于权限类别组合的检测方法原理第34-39页
    4.2 模块设计第39页
    4.3 轻量检测模块实验第39-42页
        4.3.1 样本收集第39-40页
        4.3.2 评价方式第40页
        4.3.3 实验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精确检测模块第43-53页
    5.1 精确检测模块检测方法第43-47页
        5.1.1 检测方法流程第43-44页
        5.1.2 基于数据流模式的检测方法原理第44-47页
    5.2 模块设计第47-49页
    5.3 精确检测模块实验第49-50页
        5.3.1 样本收集第49页
        5.3.2 评价指标第49页
        5.3.3 实验第49-50页
    5.4 集成测试第50-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53页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58-59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搜索技术的软件下一版本问题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复杂光照下图像特征提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