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以合肥市几所高校为例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1 导论第11-1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问题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2 研究设计第13-18页
    2.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页
        2.1.1 研究思路第13页
        2.1.2 研究方法第13页
    2.2 概念界定、问卷设计和操作化第13-15页
        2.2.1 概念界定第13-14页
        2.2.2 操作化第14页
        2.2.3 问卷设计第14-15页
    2.3 数据来源和样本概况第15-17页
        2.3.1 数据来源第15页
        2.3.2 样本概况第15-17页
    2.4 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创新点第17-18页
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分析第18-25页
    3.1 认同主体状况第18-22页
        3.1.1 认知认同与学校类型的关系第18-19页
        3.1.2 情感认同和政治面貌的关系第19-20页
        3.1.3 价值认同状况第20页
        3.1.4 行为认同状况第20-22页
    3.2 认同客体现状第22-25页
        3.2.1 相关变量的相关分析第22-23页
        3.2.2 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翘课原因统计第23页
        3.2.3 关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看法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3-25页
4 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5-30页
    4.1 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第25-28页
        4.1.1 主体认同存在问题表现第25-27页
        4.1.2 客体认同存在问题表现第27-28页
    4.2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的原因分析第28-30页
        4.2.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第28页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第28-29页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第29-30页
5 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对策第30-36页
    5.1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第30-31页
        5.1.1 在横向上划分第30页
        5.1.2 在纵向上划分第30-31页
        5.1.3 结合横向纵向两种划分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1页
    5.2 建立健全高校动态考核保障机制第31-33页
        5.2.1 建立利益互动机制第31-32页
        5.2.2 建立加强制度保障第32-33页
        5.2.3 建立加强师资机制第33页
    5.3 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第33-34页
    5.4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第34-36页
        5.4.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第34页
        5.4.2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个人简介第39-4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40-41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41-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名称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