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35页 |
1.1 线虫、菌株和细胞 | 第23页 |
1.2 主要试剂和抗菌药物 | 第23-24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1.5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1.6 体内耐环丙沙星沙门菌的筛选 | 第27页 |
1.7 环丙沙星诱导前后沙门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第27页 |
1.8 对上皮细胞侵袭力和在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内存活能力的测定 | 第27-28页 |
1.9 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28-30页 |
1.10 RNA-seq中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分析 | 第30-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2.1 体内诱导耐药菌及药物敏感试验 | 第35页 |
2.2 生长性能的差异比较 | 第35-36页 |
2.3 侵袭力和存活能力的测定 | 第36页 |
2.4 转录组测序结果 | 第36-46页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分析 | 第46-48页 |
3 讨论 | 第48-52页 |
3.1 体内诱导对沙门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 体内耐药沙门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49-50页 |
3.3 沙门菌双组分系统和sRNA对耐药性的调控 | 第50-52页 |
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
学术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