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甘肃窑街中侏罗统植物化石角质层与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4页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第13页
    1.3 论文工作量第13-14页
第二章 地质地理概况第14-17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4-15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5-17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17-21页
    3.1 样品的采集第17-18页
    3.2 角质层的处理方法第18-19页
        3.2.1 化石角质层处理方法第18页
        3.2.2 现生角质层处理方法第18-19页
    3.3 GC-MS实验方法第19-20页
    3.4 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第20-21页
第四章 饱和烃馏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21-37页
    4.1 生物标志化合物含义及特点第21页
    4.2 正构烷烃第21-25页
    4.3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第25-26页
    4.4 萜烷系列特征第26-33页
        4.4.1 两环倍半萜第26-28页
        4.4.2 二萜烷第28-32页
        4.4.3 五环三萜烷第32-33页
    4.5 甾烷系列特征第33-37页
第五章 芳烃馏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37-46页
    5.1 芳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第37-38页
    5.2 二环芳烃化合物第38-39页
    5.3 三环芳烃化合物第39-41页
    5.4 四环和五环芳烃化合物第41-44页
    5.5 三芴系列化合物第44-46页
第六章 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第46-53页
    6.1 碳同位素组成含义及影响因素第46-48页
        6.1.1 碳同位素组成含义第46页
        6.1.2 植物角质层碳同位素的影响因素第46-48页
    6.2 烃源岩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第48-49页
    6.3 植物化石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古气候第49-53页
        6.3.1 植物化石叶片δ~(13)C_p值的影响因素第49-51页
        6.3.2 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与古气候第51-5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7.1 结论第53-54页
    7.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离心压缩机组运行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微波波段全介质超表面吸波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