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虫害论文

宿豫区稻纵卷叶螟的消长特点及不同类型的药剂对其防治效果的评价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6-11页
    1 稻纵卷叶螟发生概况第6-8页
        1.1 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第6-7页
        1.2 稻纵卷叶螟危害特征第7页
        1.3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原因第7-8页
            1.3.1 气候条件的影响第7页
            1.3.2 水稻品种和耕作栽培种植制度的改变第7页
            1.3.3 迁入量的影响第7-8页
            1.3.4 防治因素的影响第8页
    2 稻纵卷叶螟综合防治措施第8-10页
        2.1 农业防治第8页
        2.2 物理防治第8页
        2.3 化学防治第8-9页
        2.4 生物防治第9-10页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章 宿豫区稻纵卷叶螟发生消长动态第11-27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1-12页
        1.1 虫情资料第11页
        1.2 调查方法第11-12页
            1.2.1 系统调查第11页
            1.2.2 大田虫、卵量调查第11页
            1.2.3 危害程度调查第11-12页
    2 结果分析第12-23页
        2.1 四(2)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第12-13页
            2.1.1 迁入时间与迁入高峰期第12页
            2.1.2 迁入蛾量与发生程度第12-13页
        2.2 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第13-18页
            2.2.1 发蛾高峰时间第14页
            2.2.2 高峰期蛾量及全代累计蛾量第14-17页
            2.2.3 田间虫卵量以及卷叶率调查第17-18页
        2.3 六(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第18-23页
            2.3.1 系统田赶蛾量分析第19-22页
                2.3.1.1 发蛾高峰时间及高峰期第19-20页
                2.3.1.2 发蛾量及危害程度第20-22页
            2.3.2 田间虫卵量与卷叶率调查第22-2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3-27页
        3.1 迁入时间、迁入量和峰期的影响第23页
        3.2 气候条件的影响第23-24页
        3.3 防治技术不到位第24-25页
            3.3.1 施药不及时,错过用药适期第24页
            3.3.2 用药不对路,贪图便宜第24-25页
            3.3.3 施药时间不对,导致防效不佳第25页
            3.3.4 用水量严重不足,影响防效第25页
            3.3.5 测报难度大第25页
            3.3.6 对农药产生抗性第25页
        3.4 水稻品种及栽培方式多样化第25-26页
        3.5 防治适期的确定第26-27页
第三章 几种不同类型的杀虫药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评价第27-3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7-30页
        1.1 试验作物及防治对象第27页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第27页
        1.3 试验设计第27-29页
            1.3.1 供试药剂第27页
            1.3.2 试验小区安排及剂量第27-29页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第29页
        1.5 气象和土壤资料第29页
        1.6 调查时间和方法第29页
        1.7 药效计算方法第29-30页
        1.8 安全性观察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2.1 保叶效果第30-31页
        2.2 杀虫效果第31-32页
        2.3 对水稻的安全性第3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附录第39-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噻草胺防除大豆田杂草混用配方筛选及应用
下一篇:连云港口岸进口植物产品截获有害生物分析及重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