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无轴承电机概述 | 第13-18页 |
1.1.1 无轴承电机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2 无轴承电机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1.1.3 无轴承电机应用前景 | 第18页 |
1.2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BSRM)的关键技术及发展 | 第18-27页 |
1.2.1 同步磁阻电机概述 | 第19-21页 |
1.2.2 BSRM结构和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1.2.3 BSRM控制技术 | 第22-26页 |
1.2.4 BSRM研究趋势 | 第26-27页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运行机理及数学模型 | 第29-42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BSRM运行机理 | 第29-33页 |
2.2.1 同步磁阻电机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2.2.2 BSRM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 | 第30-33页 |
2.3 无轴承电机径向悬浮力通用数学模型 | 第33-38页 |
2.3.1 静止坐标系下的无轴承电机电感矩阵模型 | 第33-36页 |
2.3.2 旋转坐标系下的无轴承电机电感矩阵模型 | 第36-37页 |
2.3.3 无轴承电机悬浮力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2.4 BSRM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2.4.1 BSRM径向悬浮力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2.4.2 BSRM转矩子系统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有限元分析及转子结构优化设计 | 第42-58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BSRM基本结构及参数 | 第42-45页 |
3.3 BSRM有限元分析 | 第45-49页 |
3.3.1 BSRM磁场分析 | 第45-46页 |
3.3.2 BSRM径向悬浮力 | 第46-49页 |
3.3.3 BSRM电磁转矩 | 第49页 |
3.4 BSRM转子结构优化设计 | 第49-57页 |
3.4.1 BSRM多磁障转子结构设计 | 第49-55页 |
3.4.2 多磁障转子结构BSRM磁场分析 | 第55-56页 |
3.4.3 BSRM多磁障转子结构和凸极转子结构性能比较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精确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 | 第58-73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 第58-64页 |
4.2.1 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 | 第58-59页 |
4.2.2 非线性系统坐标变换 | 第59-61页 |
4.2.3 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 | 第61页 |
4.2.4 仿射非线性系统 | 第61-62页 |
4.2.5 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原理 | 第62-64页 |
4.3 BSRM精确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 | 第64-72页 |
4.3.1 BSRM系统状态方程 | 第64-65页 |
4.3.2 BSRM系统的相对阶和精确线性化条件 | 第65-68页 |
4.3.3 BSRM系统的精确反馈线性化 | 第68-69页 |
4.3.4 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6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二阶滑模控制研究 | 第73-87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滑模控制基础理论 | 第73-77页 |
5.2.1 传统滑模 | 第73-75页 |
5.2.2 二阶滑模 | 第75-77页 |
5.3 BSRM二阶滑模控制方法 | 第77-83页 |
5.4 仿真研究 | 第83-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6章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研究 | 第87-102页 |
6.1 引言 | 第87页 |
6.2 BSRM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第87-94页 |
6.2.1 DSP主控板 | 第88-89页 |
6.2.2 功率驱动板 | 第89-91页 |
6.2.3 信号采样电路板 | 第91-93页 |
6.2.4 BSRM实验样机本体 | 第93-94页 |
6.3 BSRM数字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 第94-98页 |
6.3.1 主程序 | 第94-95页 |
6.3.2 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95-96页 |
6.3.3 滑模控制算法实现框图 | 第96-98页 |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8-10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02-103页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