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众筹融资在中小企业经营中作用的分析--基于马克思资本理论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众筹融资模式的概念界定及运作机理介绍第12-17页
        1.2.1 众筹融资模式的概念界定第12页
        1.2.2 众筹融资模式运作机理介绍第12-17页
    1.3 国外众筹融资模式的运行及管理简介第17-19页
        1.3.1 美国规范众筹融资运行模式的JOBS法案第17-18页
        1.3.2 国外众筹融资平台的规范管理范例第18页
        1.3.3 国外众筹融资模式的运行及管理启示第18-19页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9-21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3 综合评述第21页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第21-24页
        1.5.1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5.2 论文结构第23-24页
    1.6 创新及不足第24-25页
        1.6.1 创新点第24页
        1.6.2 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2章 基于马克思资本理论对众筹融资作用的分析第25-32页
    2.1 用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分析众筹融资在商品生产流通中的作用第25-26页
        2.1.1 传统模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第25-26页
        2.1.2 众筹模式: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第26页
    2.2 用马克思资本集中理论分析众筹融资对融资方式的影响作用第26-28页
        2.2.1 传统模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第26-27页
        2.2.2 众筹模式:推动小额大众闲散资金的资本集中第27-28页
    2.3 用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分析众筹融资对不变资本需求量的作用第28-29页
        2.3.1 传统模式: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原材料第28-29页
        2.3.2 众筹模式: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原材料=一部分商品资本第29页
    2.4 用马克思资本所有权理论评价众筹融资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第29-30页
        2.4.1 传统模式: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造成资源分配不均第29-30页
        2.4.2 众筹模式:促进生产资料的共有,保障社会公平第30页
    2.5 马克思资本理论分析众筹融资对经济实践的意义第30-32页
        2.5.1 改变资本循环表现形式、加速资本周转第31页
        2.5.2 提高闲散资金的金融运作力、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第31页
        2.5.3 有利于中小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第31-32页
        2.5.4 促进计划主导型经济体制的转换,鼓励创新性国家经济的转型第32页
第3章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产生发展及优势分析第32-46页
    3.1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产生背景第33-35页
        3.1.1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第33-34页
        3.1.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第34-35页
        3.1.3 中小企业“融资难”催生新的融资模式第35页
    3.2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第35-38页
        3.2.1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实践价值第35-36页
        3.2.2 我国众筹融资发展现状第36-38页
    3.3 众筹融资模式的优势分析第38-46页
        3.3.1 众筹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的关系第38-39页
        3.3.2 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经济环境优势第39-40页
        3.3.3 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社会环境优势第40-42页
        3.3.4 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技术环境优势第42-46页
第4章 众筹融资模式在经济运行中的瓶颈问题第46-58页
    4.1 中小型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4.1.1 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第46-47页
            案例: P2P网站Prosper中借款人的逆向选择第47页
        4.1.2 知识产权风险第47-48页
            案例: pressy创意的流失第48页
        4.1.3 项目执行风险第48-49页
            案例:众筹咖啡馆的失败第48-49页
    4.2 众筹融资平台自身存在的问题第49-52页
        4.2.1 消费者维权难的风险第49-50页
            案例:“大可乐3”理赔难第50页
        4.2.2 平台监管道德风险第50-51页
            案例: 罗一笑事件背后的血色营销第51页
        4.2.3 平台规范风险第51-52页
            案例: 投资者回报的沉默回应第52页
    4.3 社会对众筹融资的认识存在的问题第52-56页
        4.3.1 大众理财观念保守第52-54页
            案例: 以传统投资为主导的大众理财观念第53-54页
        4.3.2 投资偏好有限第54-56页
            案例: 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低第54-56页
    4.4 互联网金融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第56-58页
        4.4.1 法律界线不明确第56-57页
            案例: e租宝刑事责任认定困难第56-57页
        4.4.2 投资者保护法不完善第57-58页
            案例: 房地产众筹认购合同面临无效风险第57-58页
第5章 解决众筹融资模式瓶颈问题的措施第58-65页
    5.1 加快合规众筹融资平台建设,防范中小企业风险第58-60页
        5.1.1 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第58-59页
        5.1.2 专业化细分众筹模式和等级第59页
        5.1.3 加强流程管理,提升项目成功率第59-60页
    5.2 第三方机构加入众筹产业链,加强平台管理第60-61页
        5.2.1 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第60-61页
        5.2.2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管理及分期打款第61页
    5.3 扩大社会推广宣传第61-63页
        5.3.1 加强大众对于众筹融资专业知识的普及第62页
        5.3.2 加强宣传力度,增加粉丝互动第62-63页
    5.4 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及相关法律制度第63-65页
        5.4.1 利用信息共享形式建立健全我国信用制度第63页
        5.4.2 建立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我国非金融部门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