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概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概念 | 第15页 |
二、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类型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特性 | 第17-21页 |
一、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组织形态 | 第17-19页 |
二、采用ADR方式解决金融消费纠纷的优势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域外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比较研究 | 第21-41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组织架构 | 第21-28页 |
一、日本金融ADR机制的组织架构 | 第21-25页 |
(一) 日本金融ADR机制的设立与监督 | 第21-23页 |
(二) 日本金融ADR机制的管辖条件 | 第23-24页 |
(三) 日本金融ADR机制的资金来源 | 第24-25页 |
二、英国金融消费纠纷FOS的组织架构 | 第25-28页 |
(一) 英国FOS的设立管辖与监督 | 第25-26页 |
(二) 英国FOS的治理架构 | 第26-27页 |
(三) 英国FOS的经费来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投诉与解决程序 | 第28-35页 |
一、日本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投诉与解决程序 | 第28-30页 |
(一) 苦情处理程序 | 第28-29页 |
(二) 纠纷解决程序 | 第29-30页 |
二、英国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投诉与解决程序 | 第30-35页 |
(一) FOS受理案件的前置程序 | 第31页 |
(二) FOS投诉受理程序 | 第31-32页 |
(三) FOS的投诉和争议处理程序 | 第32-35页 |
第三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比较与反思 | 第35-41页 |
一、日本ADR与英国FOS的相似之处 | 第37-38页 |
(一) 资金来源相似 | 第37页 |
(二) 纠纷处理流程相似 | 第37-38页 |
(三) 最终裁决的效力相似 | 第38页 |
二、两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比较 | 第38-41页 |
(一) 统合程度有别 | 第38-39页 |
(二) 成立方式有别 | 第39页 |
(三) 管辖方式有别 | 第39-40页 |
(四) 金融机构拒绝履行裁决的结果有别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域外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对中国的借鉴价值 | 第41-56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解决机制的本土现状述明 | 第41-46页 |
一、金融投诉机制 | 第41-42页 |
二、金融调解机制 | 第42-45页 |
三、金融仲裁机制 | 第45-46页 |
四、金融诉讼机制 | 第46页 |
第二节 日本金融ADR机制与英国FOS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50页 |
一、侧重成本效益理念和消费者保护价值取向 | 第47-48页 |
二、注重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立法保障 | 第48-49页 |
三、注重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的制度设计 | 第49-50页 |
第三节 金融消费纠纷ADR机制完善的本土构想 | 第50-56页 |
一、注重立法中的理念革新和价值校正 | 第50-51页 |
二、建构本土金融ADR机制的法律框架 | 第51-52页 |
三、明确金融消费纠纷ADR机构的建构模式 | 第52-53页 |
四、构建二元纠纷解决机制 | 第53-54页 |
五、保障ADR评议效力,完善ADR与诉讼的衔接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