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联苯高效降解菌CL-2的筛选及其相关降解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芳香烃化合物的污染第10-13页
        1.1.1 芳香烃化合物简介第10-11页
        1.1.2 芳香烃化合物的来源第11页
        1.1.3 联苯的概述及理化性质第11-12页
        1.1.4 联苯的应用及危害第12-13页
    1.2 联苯及其衍生物常见的处理方法第13-15页
    1.3 联苯的好氧生物降解第15-19页
        1.3.1 联苯的好氧降解菌第15-16页
        1.3.2 联苯的好氧降解途径第16-17页
        1.3.3 联苯bph基因簇分析第17-19页
        1.3.4 2,3-二羟基联苯-1,2-双加氧酶第19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联苯降解菌CL-2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第22-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1 培养基、试剂及主要仪器第22-23页
        2.1.2 联苯含量的测定第23页
        2.1.3 降解菌株的富集与分离纯化第23页
        2.1.4 降解菌株的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第23-24页
        2.1.5 降解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第24页
        2.1.6 降解菌株系统发育定位第24页
        2.1.7 菌种制备及菌体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24页
        2.1.8 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4-25页
        2.1.9 环境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5页
        2.1.10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5-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2.2.1 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第26页
        2.2.2 菌株CL-2的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第26-27页
        2.2.3 菌株CL-2的相关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定位第27-28页
        2.2.4 菌株CL-2在L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第28-29页
        2.2.5 环境因素对菌株CL-2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联苯降解菌CL-2的降解特性研究第32-4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3.1.1 菌株CL-2利用联苯的生长降解曲线第32页
        3.1.2 初始pH值对CL-2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2-33页
        3.1.3 温度对CL-2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3页
        3.1.4 接种量对CL-2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3页
        3.1.5 联苯起始浓度对降解的影响第33页
        3.1.6 联苯降解菌CL-2的降解动力学研究第33-36页
        3.1.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3.2.1 菌株CL-2利用联苯的生长降解曲线第36-37页
        3.2.2 初始pH值对CL-2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7-38页
        3.2.3 温度对CL-2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8-39页
        3.2.4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降解联苯的影响第39-40页
        3.2.5 联苯不同起始浓度对降解的影响第40-41页
        3.2.6 联苯降解菌CL-2的降解动力学分析第41-44页
    3.3 讨论第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联苯降解菌CL-2的降解途径研究第46-5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1.1 培养基与试剂第46页
        4.1.2 主要仪器第46页
        4.1.3 种子液的制备第46-47页
        4.1.4 联苯浓度及中间产物的分析测定第47页
        4.1.5 菌株CL-2降解联苯代谢途径的研究第47页
        4.1.6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4.2.1 菌株CL-2降解联苯的代谢产物分析第47-51页
        4.2.2 菌株CL-2降解联苯可能的代谢途径第51页
    4.3 讨论第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五章 菌株bph降解基因簇的比对分析及bphC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第54-6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4-59页
        5.1.1 培养基与试剂第54-55页
        5.1.2 所用菌株与质粒第55页
        5.1.3 菌株CL-2联苯降解bph基因簇比对分析第55-56页
        5.1.4 bphC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6-58页
        5.1.5 bphC双加氧酶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催化对应底物的活性检测第58-5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5.2.1 菌株CL-2基因组的提取第59页
        5.2.2 基因组测序及其分析情况第59-60页
        5.2.3 bph基因簇的比对分析第60-62页
        5.2.4 bphC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第62-66页
    5.3 讨论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1 全文结论第68-69页
    2 创新点与不足第69页
        2.1 创新点第69页
        2.2 不足之处第69页
    3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附录第80-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申请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AD-8树脂分组的富里酸组分对菲光降解的影响机制初探
下一篇:南京北部长江沿岸农业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