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新型偏碱性pH-pH敏感可再生型两水相体系的构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10-21页
    1.1 两水相体系的概述第10-14页
        1.1.1 两水相萃取技术及其发展简介第10-11页
        1.1.2 两水相体系相图第11-12页
        1.1.3 两水相系统的萃取原理第12-13页
        1.1.4 影响两水相体系中物质分配的主要因素第13-14页
    1.2 传统的两水相体系及其应用第14-17页
        1.2.1 两水相萃取在蛋白纯化与酶分离方面的应用第16页
        1.2.2 两水相萃取在生物合成方面的应用第16页
        1.2.3 两水相萃取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第16-17页
        1.2.4 两水相萃取在发酵生产方面的应用第17页
    1.3 新型可回用两水相体系及其应用第17-20页
        1.3.1 磁敏感两水相体系第18页
        1.3.2 光敏感两水相体系第18页
        1.3.3 压力敏感两水相体系第18-19页
        1.3.4 温度敏感两水相体系第19页
        1.3.5 pH敏感两水相体系第19-20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意义及内容第20-21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20页
        1.4.2 本课题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偏碱性pH敏感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1-48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第21-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31页
        2.3.1 聚合物单体与合成条件的选择及优化第22页
        2.3.2 聚合物PADB6.29的合成第22-23页
        2.3.3 聚合物PMDM7.19的合成第23-25页
        2.3.4 聚合物等电点的测定第25-26页
        2.3.5 聚合物回收率的测定第26-27页
        2.3.6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第27页
        2.3.7 聚合物粘度与粘均分子量的测定第27-30页
        2.3.8 聚合物的粒径第30-31页
        2.3.9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31页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1-47页
        2.4.1 聚合物单体与合成条件的选择及优化第31-35页
        2.4.2 聚合物的合成第35-37页
        2.4.3 聚合物等电点的测定第37页
        2.4.4 聚合物回收率的测定第37-39页
        2.4.5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第39-40页
        2.4.6 聚合物粘度与粘均分子量的测定第40-42页
        2.4.7 聚合物粒径的测定第42-43页
        2.4.8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3-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偏碱性pH敏感可回用两水相体系的构建及相图测定第48-57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第48-49页
    3.3 实验方法第49-52页
        3.3.1 两水相体系的构建第49-50页
        3.3.2 相图的测定第50-52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2-56页
        3.4.1 两水相体系的构建第52-53页
        3.4.2 相图的测定第53-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偏碱性pH-pH敏感两水相体系对林可霉素的初步纯化第57-65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第57-58页
    4.3 实验方法第58-60页
        4.3.1 林可霉素标准曲线的测定第58-59页
        4.3.2 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盐离子对林可霉素分配的影响第59-60页
        4.3.3 不同温度对林可霉素分配的影响第60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0-64页
        4.4.1 林可霉素标准曲线的测定第60-61页
        4.4.2 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盐离子对林可霉素分配的影响第61-62页
        4.4.3 不同温度对林可霉素分配的影响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5.1 课题总结第65-66页
    5.2 课题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蒈烯的精制及异构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HZSM-5分子筛中多酸中心对烷烃裂解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