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 1.1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研究概况 | 第13-29页 |
| 1.1.1 H-PDLC光栅形成机理 | 第14-19页 |
| 1.1.2 H-PDLC光栅特性优化 | 第19-27页 |
| 1.1.3 H-PDLC光栅应用研究 | 第27-29页 |
| 1.2 基于全息器件的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 第29-32页 |
| 1.3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5-47页 |
| 2.1 液晶材料的电光效应 | 第35-36页 |
| 2.2 体全息光栅与布拉格衍射 | 第36-38页 |
| 2.3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评价参数 | 第38-46页 |
| 2.3.1 H-PDLC电控光栅的衍射效率 | 第38-43页 |
| 2.3.2 H-PDLC电控光栅的驱动电压 | 第43-45页 |
| 2.3.3 H-PDLC电控光栅的响应时间 | 第45-4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纳米银掺杂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制备 | 第47-69页 |
| 3.1 纳米银掺杂的H-PDLC透射光栅实验研究 | 第47-58页 |
| 3.1.1 光栅制备 | 第47-50页 |
| 3.1.2 光栅特性分析 | 第50-55页 |
| 3.1.3 纳米银改善光栅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55-58页 |
| 3.2 纳米银掺杂的H-PDLC反射光栅实验研究 | 第58-68页 |
| 3.2.1 光栅制备 | 第58-60页 |
| 3.2.2 光栅特性分析 | 第60-64页 |
| 3.2.3 纳米银掺杂的H-PDLC反射光栅的应用 | 第64-6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三色激光激发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制备 | 第69-80页 |
| 4.1 光引发剂的选取 | 第69-71页 |
| 4.2 三色激发光栅制备 | 第71-73页 |
| 4.3 三色激发光栅特性分析 | 第73-7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变周期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制备 | 第80-98页 |
| 5.1 变周期全息光栅的理论分析 | 第80-82页 |
| 5.2 一维变周期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实验研究 | 第82-90页 |
| 5.2.1 光栅制备 | 第82-83页 |
| 5.2.2 光栅变化周期检测 | 第83-86页 |
| 5.2.3 光栅制备条件优化 | 第86-88页 |
| 5.2.4 光栅电控特性分析 | 第88-90页 |
| 5.3 二维变周期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实验研究 | 第90-97页 |
| 5.3.1 光栅制备 | 第90-92页 |
| 5.3.2 二维光栅变化周期分析及检测 | 第92-94页 |
| 5.3.3 光栅特性分析 | 第94-96页 |
| 5.3.4 影响光栅周期的参数分析 | 第96-9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六章 纳米银掺杂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应用于立体显示图像分束 | 第98-113页 |
| 6.1 基于全息光栅的立体显示图像分束原理 | 第98-101页 |
| 6.2 基于三色激光激发H-PDLC光栅的图像分束设计 | 第101-106页 |
| 6.2.1 分束光栅制备 | 第101-103页 |
| 6.2.2 图像分束实验 | 第103-104页 |
| 6.2.3 图像分束串扰分析 | 第104-106页 |
| 6.3 基于变周期H-PDLC光栅的图像分束设计 | 第106-112页 |
| 6.3.1 分束光栅制备 | 第107-108页 |
| 6.3.2 分束光栅特性分析 | 第108-112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 7.1 全文总结 | 第113-114页 |
| 7.2 工作展望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33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133-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