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的提出背景 | 第11-13页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桥梁抗震理论发展 | 第13-15页 |
1.2.2 既有桥墩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UHPC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第2章 采用UHPC套箍约束的墩柱抗震加固试验设计 | 第25-47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25页 |
2.2 试件设计 | 第25-33页 |
2.2.1 墩柱试件 | 第25-29页 |
2.2.2 采用UHPC的墩柱试件加固 | 第29-33页 |
2.3 材料特性测试 | 第33-38页 |
2.3.1 混凝土 | 第33页 |
2.3.2 钢筋 | 第33-34页 |
2.3.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 第34-38页 |
2.4 试件试件制作 | 第38-44页 |
2.4.1 墩柱试件制作 | 第38-39页 |
2.4.2 墩柱试件加固 | 第39-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3章 基于UHPC套箍约束加固的墩柱拟静力试验研究 | 第47-77页 |
3.1 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第47-49页 |
3.1.1 加载装置 | 第47-48页 |
3.1.2 加载方案 | 第48-49页 |
3.2 试验数据采集 | 第49-51页 |
3.2.1 MTS荷载-位移数据采集 | 第49页 |
3.2.2 墩柱其他试验参数采集 | 第49-51页 |
3.3 拟静力试验结果 | 第51-62页 |
3.3.1 试件UR破坏现象 | 第51-52页 |
3.3.2 试件J-H40破坏现象 | 第52-54页 |
3.3.3 试件J-H85破坏现象 | 第54-56页 |
3.3.4 试件J-S3破坏现象 | 第56-57页 |
3.3.5 试件J-S6破坏现象 | 第57-59页 |
3.3.6 试验结果观察 | 第59-62页 |
3.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和讨论 | 第62-72页 |
3.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第62-65页 |
3.4.2 强度和延性 | 第65-66页 |
3.4.3 捏缩效应 | 第66-68页 |
3.4.4 残余位移 | 第68-70页 |
3.4.5 滞回耗能特性 | 第70-72页 |
3.5 UHPC套箍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 | 第72-74页 |
3.5.1 宽条带套箍加固机理 | 第72-73页 |
3.5.2 多条带间隔加固机理 | 第73页 |
3.5.3 加固效果 | 第73-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4章 基于OPENSEES的加固后墩柱滞回性能分析 | 第77-93页 |
4.1 OPENSEES概述 | 第77-78页 |
4.2 OPENSEES纤维单元分析法 | 第78-79页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79-86页 |
4.3.1 材料本构模型 | 第79-83页 |
4.3.2 纤维截面分割 | 第83页 |
4.3.3 模型的建立 | 第83-86页 |
4.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86-90页 |
4.4.1 力-位移骨架曲线 | 第86-88页 |
4.4.2 力-位移滞回曲线 | 第88-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7页 |
5.1 总结 | 第93-95页 |
5.1.1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第93页 |
5.1.2 拟静力加载的抗震性能指标 | 第93-94页 |
5.1.3 UHPC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 | 第94页 |
5.1.4 UHPC抗震加固设计及施工建议 | 第94-95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作者简介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