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传统圈椅保护与传承的迫切性 | 第10页 |
1.1.2 传统圈椅具有新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3 文化政策给传统圈椅的传承与创新带来重要机遇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传统圈椅的发展历程及收藏保护现状 | 第17-34页 |
2.1 传统圈椅的起源 | 第17页 |
2.2 传统圈椅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9页 |
2.2.1 传统圈椅椅圈的萌芽(魏晋南北朝) | 第17-19页 |
2.2.2 传统圈椅雏形的出现(隋唐五代) | 第19-21页 |
2.2.3 传统圈椅形制的日臻完善(宋元) | 第21-23页 |
2.2.4 传统圈椅的成熟与鼎盛(明至清前期) | 第23-29页 |
2.2.5 传统圈椅发展接近尾声(清中后期) | 第29页 |
2.3 传统圈椅的收藏及保护现状 | 第29-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传统圈椅的设计特征 | 第34-67页 |
3.1 传统圈椅的构图比例 | 第34-46页 |
3.1.1 实物测绘与比例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3.1.2 构图比例分析 | 第36-46页 |
3.2 传统圈椅零、部件的形制特征 | 第46-52页 |
3.2.1 传统圈椅椅圈与扶手的形制特征 | 第46页 |
3.2.2 传统圈椅靠背板的形制特征 | 第46-48页 |
3.2.3 传统圈椅联邦棍与鹅脖的形制特征 | 第48-49页 |
3.2.4 传统圈椅座面与腿间连接构件的形制特征 | 第49-51页 |
3.2.5 传统圈椅腿足的形制特征 | 第51-52页 |
3.3 传统圈椅的装饰艺术 | 第52-57页 |
3.3.1 传统圈椅的装饰图案 | 第52-54页 |
3.3.2 传统圈椅装饰材料的纹理与质感 | 第54-55页 |
3.3.3 传统圈椅局部装饰的整体构成 | 第55-57页 |
3.4 传统圈椅造型设计的感知意象 | 第57-66页 |
3.4.1 研究流程 | 第57-58页 |
3.4.2 传统圈椅样本的建立与选取 | 第58-60页 |
3.4.3 传统圈椅感性意象词汇的收集与选取 | 第60-61页 |
3.4.4 传统圈椅造型感性意象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3.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现代圈椅对传统圈椅的传承与发展 | 第67-77页 |
4.1 现代圈椅的设计类型 | 第67-68页 |
4.1.1 现代圈椅产品调研概述 | 第67页 |
4.1.2 现代圈椅的设计类型 | 第67-68页 |
4.2 传统圈椅在现代圈椅中的当代传承方式 | 第68-74页 |
4.2.1 造型的取舍与简化 | 第68-70页 |
4.2.2 材料种类的丰富 | 第70-71页 |
4.2.3 装饰艺术的应用 | 第71-72页 |
4.2.4 结构与工艺的改良 | 第72-73页 |
4.2.5 设计思想的传承 | 第73-74页 |
4.3 传统圈椅在当代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设计问题 | 第74-76页 |
4.3.1 传承与发展中的造型问题 | 第74-75页 |
4.3.2 传承与发展中的材料问题 | 第75页 |
4.3.3 传承与发展中的结构与工艺问题 | 第75-76页 |
4.3.4 传承与发展中对文化的强加 | 第76页 |
4.4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现代圈椅的创新设计 | 第77-99页 |
5.1 现代圈椅创新设计的思路 | 第77-79页 |
5.1.1 传统圈椅原型的选择和提炼 | 第77页 |
5.1.2 传统圈椅原型的转换 | 第77-78页 |
5.1.3 现代圈椅形式的创新 | 第78-79页 |
5.2 现代圈椅创新设计的要点 | 第79-84页 |
5.2.1 材料的创新 | 第79-80页 |
5.2.2 色彩的创新 | 第80-81页 |
5.2.3 结构与工艺的创新 | 第81-82页 |
5.2.4 功能的创新 | 第82-83页 |
5.2.5 文化符号的融入 | 第83-84页 |
5.3 现代圈椅的创新设计实践 | 第84-98页 |
5.3.1 消费者需求分析 | 第84-88页 |
5.3.2 现代圈椅的创新设计方案 | 第88-97页 |
5.3.3 方案评价 | 第97-9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99-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1 传统圈椅三视图各比例数值表 | 第106-108页 |
附录2 传统圈椅图片库 | 第108-111页 |
附录3 图片库传统圈椅造型要素划分表 | 第111-113页 |
附录4 传统圈椅造型感性意向调查问卷 | 第113-115页 |
附录5 现代圈椅图片汇总表 | 第115-118页 |
附录6 现代圈椅设计调查问卷 | 第118-120页 |
附录7 现代圈椅设计方案评价调查问卷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