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引爆增益破片定向战斗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9页 |
| ·国内外定方向战斗部的研究发展状况 | 第7-9页 |
| ·定方向毁伤战斗部的种类 | 第9-13页 |
| ·不对称引爆定方向毁伤战斗部 | 第9-11页 |
| ·破片芯模式定方向毁伤战斗部 | 第11页 |
| ·可形变定方向毁伤战斗部 | 第11-12页 |
| ·展开模式定方向毁伤战斗部 | 第12-13页 |
| ·定方向毁伤战斗部开发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 | 第13-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2 破片增益战斗部的试验研究 | 第19-24页 |
| ·试验战斗部 | 第19-20页 |
| ·破片初速径向分布试验 | 第20-23页 |
| ·破片初速的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破片增益战斗部破片初速的理论分析 | 第24-33页 |
| ·不对称引爆战斗部的结构 | 第24页 |
| ·中心起爆破片初速V_0 | 第24-27页 |
| ·Gurney公式计算破片初速 | 第24-26页 |
| ·中心起爆的能量分配模型 | 第26-27页 |
| ·不对称起爆破片初速 | 第27-31页 |
| ·不对称起爆时爆轰波对破片的作用 | 第27-28页 |
| ·不对称起爆的能量分配模型 | 第28-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4 破片增益战斗部的数值模拟 | 第33-52页 |
| ·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 ·ANSYS/LS-DYNA程序的功能 | 第33页 |
| ·接触——碰撞界面算法 | 第33-34页 |
| ·流固耦合数值算法 | 第34-35页 |
| ·计算方案及模型设计 | 第35-41页 |
| ·计算方案设计 | 第35页 |
| ·计算模型设计 | 第35-38页 |
| ·模型材料及状态方程 | 第38-41页 |
| ·中心起爆数值模拟 | 第41-43页 |
| ·偏心一点起爆数值模拟 | 第43-47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 ·破片周向分布模拟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 ·破片速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