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概述 | 第8-9页 |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概述 | 第9-12页 |
1.2.1 DHA的结构 | 第9-10页 |
1.2.2 DHA的功能 | 第10-11页 |
1.2.3 DHA的来源 | 第11-12页 |
1.3 寇氏隐甲藻 | 第12-14页 |
1.3.1 寇氏隐甲藻概述 | 第12页 |
1.3.2 寇氏隐甲藻的培养条件 | 第12-14页 |
1.3.3 寇氏隐甲藻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 | 第14-15页 |
1.4.1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原理 | 第14-15页 |
1.4.2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优势 | 第15页 |
1.4.3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应用 | 第15页 |
1.5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 第15-17页 |
1.5.1 乙酰辅酶A羧化酶 | 第15-17页 |
1.5.2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稀禾定 | 第17页 |
1.6 转录组学分析技术 | 第17-18页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寇氏隐甲藻及突变株的选育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菌种 | 第20页 |
2.1.2 培养基 | 第20-21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4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2.2.1 菌株培养 | 第22页 |
2.2.2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寇氏隐甲藻 | 第22-23页 |
2.2.3 稀禾定浓度的确定 | 第23页 |
2.2.4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筛选 | 第23页 |
2.2.5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二次诱变及筛选 | 第23-24页 |
2.2.6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生长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2.2.7 稀禾定对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影响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ARTP诱变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2 稀禾定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3.3 寇氏隐甲藻的诱变及筛选 | 第27-28页 |
2.3.4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生长分析 | 第28-30页 |
2.3.5 稀禾定对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生长与油脂分析 | 第32-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3.1.1 菌种 | 第32页 |
3.1.2 培养基 | 第32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3.1.4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培养基的优化 | 第34页 |
3.2.2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酶活测定 | 第34-36页 |
3.2.3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油脂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3.2.4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发酵验证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3.1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最优培养基 | 第37-39页 |
3.3.2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活 | 第39-41页 |
3.3.3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油脂含量 | 第41-44页 |
3.3.4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扩大培养 | 第44-45页 |
3.4 小结 | 第45-48页 |
第4章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 第48-66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4.1.1 菌种 | 第48页 |
4.1.2 培养基 | 第48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1.4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9页 |
4.2.1 寇氏隐甲藻转录分析的样品制备 | 第49页 |
4.2.2 寇氏隐甲藻总RNA的制备 | 第49-50页 |
4.2.3 寇氏隐甲藻cDNA的合成 | 第50-52页 |
4.2.4 RNA测序文库的制备 | 第52-56页 |
4.2.5 文库质量检测 | 第56-57页 |
4.2.6 上机测序 | 第57页 |
4.2.7 RNA-seq测序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4.2.8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验证分析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4.3.1 RNA-seq转录分析概述 | 第59-62页 |
4.3.2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M-1-2的转录分析 | 第62-64页 |
4.4 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