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背景 | 第11-25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智能微凝胶 | 第11-14页 |
1.2.1 温度响应型微凝胶 | 第12-13页 |
1.2.2 pH响应型微凝胶 | 第13-14页 |
1.3 微凝胶的应用 | 第14-18页 |
1.3.1 药物释放领域 | 第14-15页 |
1.3.2 生物传感器 | 第15-16页 |
1.3.3 分离纯化 | 第16页 |
1.3.4 组织工程 | 第16-18页 |
1.4 pH响应型微凝胶溶胀性能 | 第18-21页 |
1.4.1 溶胀理论 | 第18-20页 |
1.4.2 离子强度对微凝胶溶胀的影响 | 第20-21页 |
1.5 微凝胶体积相转变简述 | 第21-22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pH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2.2.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 第25-27页 |
2.2.2 微凝胶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3 微凝胶乳液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2.3.1 两种聚合方法现象及凝胶率对比 | 第30-31页 |
2.3.2 P(MMA/MAA/HEMA)微凝胶TEM图谱分析 | 第31-32页 |
2.3.3 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蓝光出现时间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4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微凝胶FTIR图谱分析 | 第34-35页 |
2.3.6 电位滴定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pH响应型微凝胶pH响应性及溶胀性能研究 | 第39-49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0页 |
3.2.2 制备不同MAA含量的微凝胶 | 第40-41页 |
3.2.3 微凝胶pH响应性测试 | 第41页 |
3.2.4 微凝胶粒径及其分布测试 | 第41页 |
3.2.5 微凝胶颗溶胀平衡时间测试 | 第41页 |
3.2.6 微凝胶盐离子响应性测试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3.3.1 制备MAA含量不同的微凝胶 | 第42页 |
3.3.2 微凝胶pH响应性 | 第42-43页 |
3.3.3 pH值对微凝胶粒径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4 微凝胶溶胀平衡时间 | 第46-47页 |
3.3.5 微凝胶盐离子响应性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胶态凝胶的流变性能研究 | 第49-59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4.2.2 制备HEMA含量不同的微凝胶 | 第50页 |
4.2.3 微凝胶分散液相转变范围的研究 | 第50页 |
4.2.4 不同HEMA单体含量微凝胶分散液的力学强度 | 第50-51页 |
4.2.5 不同浓度微凝胶分散液的力学强度 | 第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4.3.1 HEMA含量对微凝胶的制备 | 第51页 |
4.3.2 HEMA含量对微凝胶分散液相转变范围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3 P(MMA/MAA/HEMA)微凝胶力学强度测试 | 第53-54页 |
4.3.4 HEMA含量对微凝胶的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54页 |
4.3.5 微凝胶浓度对微凝胶分散液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6 温度对微凝胶分散液凝胶力学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9-63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创新点 | 第60页 |
5.3 建议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