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行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23-47页 |
2.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界定及发展 | 第23-29页 |
2.1.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界定 | 第23-26页 |
2.1.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发展 | 第26-29页 |
2.2 信息技术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产生的价值 | 第29-35页 |
2.2.1 信息技术的有形价值 | 第31页 |
2.2.2 信息技术的无形价值 | 第31-32页 |
2.2.3 信息技术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价值链的影响 | 第32-35页 |
2.3 驱动力理论 | 第35-39页 |
2.3.1 驱动力概念 | 第35页 |
2.3.2 企业行为理论 | 第35-36页 |
2.3.3 动机理论 | 第36页 |
2.3.4 企业生态理论 | 第36-37页 |
2.3.5 个人或企业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 | 第37-39页 |
2.4 信息技术与竞争优势 | 第39-46页 |
2.4.1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竞争环境 | 第39-46页 |
2.4.2 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的关系 | 第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现状研究 | 第47-63页 |
3.1 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 | 第47-50页 |
3.1.1 研究方法选择 | 第47-48页 |
3.1.2 问卷设计 | 第48-49页 |
3.1.3 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49-50页 |
3.2 调查对象的性质分析 | 第50-54页 |
3.2.1 被调查企业的基本信息 | 第50-53页 |
3.2.2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 第53-54页 |
3.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现状 | 第54-59页 |
3.3.1 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使用现状 | 第54-57页 |
3.3.2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 第57-58页 |
3.3.3 被调查人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价现状 | 第58-59页 |
3.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发展制约因素 | 第59-61页 |
3.4.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制约因素梳理 | 第59-60页 |
3.4.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制约因素排序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识别 | 第63-75页 |
4.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驱动力模型 | 第63-65页 |
4.2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识别 | 第65-74页 |
4.2.1 内部驱动因素识别 | 第65-68页 |
4.2.2 外部驱动因素识别 | 第68-72页 |
4.2.3 驱动因素梳理 | 第72-7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提取及驱动作用分析 | 第75-113页 |
5.1 相关定量研究理论 | 第75-77页 |
5.1.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5-76页 |
5.1.2 数据分析模型 | 第76-77页 |
5.2 关键驱动因素统计分析 | 第77-108页 |
5.2.1 信度检验 | 第77-78页 |
5.2.2 关键驱动因子提取 | 第78-88页 |
5.2.3 关键驱动因素重要性总体排序 | 第88-91页 |
5.2.4 不同特质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重要性排序 | 第91-108页 |
5.3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驱动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分析 | 第108-111页 |
5.3.1 不同特质企业的关键驱动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分析 | 第108-109页 |
5.3.2 企业外部关键信息化驱动因素单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分析 | 第109-110页 |
5.3.3 企业内部关键信息化驱动因素单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分析 | 第110-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6 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 第113-123页 |
6.1 并驾齐驱推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113页 |
6.2 激发大中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的内生动力 | 第113-115页 |
6.2.1 增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竞争活力 | 第113-115页 |
6.2.2 打造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信息文化―软环境‖ | 第115页 |
6.3 给予小规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技术支持与引导 | 第115-117页 |
6.3.1 提供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 第116页 |
6.3.2 充分发挥行业交流论坛的引导作用 | 第116-117页 |
6.4 加强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117-122页 |
6.4.1 营造市场良好信息需求环境 | 第118页 |
6.4.2 打造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标准化环境 | 第118页 |
6.4.3 打造适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保障性环境 | 第118-120页 |
6.4.4 建立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激励性措施 | 第120-121页 |
6.4.5 推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咨询服务模式 | 第121-12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123-12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23-124页 |
7.2 研究局限 | 第124-12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附录 | 第137-143页 |
A.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现状及驱动因素调查 | 第137-143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