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民用机场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 第10-11页 |
一、概念 | 第10-11页 |
二、恐怖主义犯罪和恐怖犯罪的区别 | 第11页 |
第二节 民用机场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 第11-14页 |
一、概念 | 第11页 |
二、非法干扰与恐怖主义犯罪的区别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民用机场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第14-19页 |
一、民用机场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特点 | 第14-16页 |
二、民用机场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现状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依据 | 第19-20页 |
一、法律 | 第19页 |
二、法规 | 第19页 |
三、部门规章 | 第19页 |
四、规范性文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应对措施 | 第20-21页 |
一、保卫机构 | 第20页 |
二、保卫措施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软硬件建设不足 | 第21-22页 |
二、现行航空安保措施评估滞后 | 第22页 |
三、情报信息共享不对称 | 第22页 |
四、防范处置措施不够完善 | 第22-23页 |
五、军警协同防控打击不够通畅 | 第23-24页 |
六、应对无人机干扰净空手段有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国际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及启示 | 第25-30页 |
第一节 国际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依据 | 第25-26页 |
一、《东京公约》 | 第25页 |
二、《海牙公约》 | 第25页 |
三、《蒙特利尔公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国际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对策 | 第26-27页 |
一、完善国内反恐立法,大力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 第26页 |
二、建立完善的威胁评估体系 | 第26-27页 |
三、建立健全高效完善的反恐机制 | 第27页 |
四、加强研发反恐高科技装备 | 第27页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0页 |
一、完善立法支撑,加强国际合作 | 第27-28页 |
二、加强反恐研判,建立健全的反恐危机管理机制 | 第28页 |
三、重视反恐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反恐意识 | 第28页 |
四、注重打防结合,筑牢防范基础 | 第28-29页 |
五、实行战训合一,打造专业的反恐队伍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基本对策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立法 | 第30页 |
一、加快完善民用机场立法修订工作 | 第30页 |
二、加快细化民用机场相关安保规章 | 第30页 |
三、加快厘清民用机场安保法律体系 | 第30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 | 第30-40页 |
一、加强民用机场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软硬件建设 | 第30-33页 |
二、完善现行航空安保措施评估机制 | 第33-35页 |
三、加强涉恐情报信息收集和研判工作 | 第35-36页 |
四、加强完善防范恐怖主义犯罪预案方案建设 | 第36页 |
五、加快推进防范恐怖主义犯罪军警协同力量建设 | 第36-38页 |
六、提高无人机干扰净空手段技术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