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的法制保障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6页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清洁生产法制保障问题的提出 | 第18-23页 |
2.1 清洁生产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2.2.1 企业的主动性差 | 第19-21页 |
2.2.2 企业的认识程度低 | 第21-22页 |
2.3 强化清洁生产法制保障的必要性 | 第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3-29页 |
3.1 立法回顾与发展 | 第23-25页 |
3.2 我国现行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二元分离模式不利于清洁生产的顺利推行 | 第25-26页 |
3.2.2 新法的强制性依然不强 | 第26页 |
3.2.3 原则性强而操作性弱 | 第26-27页 |
3.2.4 缺乏强而有力的专门执法机构 | 第27-28页 |
3.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及带给我国的启示 | 第29-35页 |
4.1 美国清洁生产的法律制度 | 第29-30页 |
4.2 日本清洁生产的法律制度 | 第30-31页 |
4.3 英国清洁生产的法律制度 | 第31页 |
4.4 德国清洁生产的法律制度 | 第31-32页 |
4.5 国外清洁生产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4.6 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强化清洁生产的法制保障 | 第35-41页 |
5.1 促进立法模式的二元一体化 | 第35-36页 |
5.2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定量化制度建设 | 第36-38页 |
5.3 完善清洁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8-39页 |
5.4 设立专一的强有力执法机构 | 第39-40页 |
5.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结论 | 第41页 |
6.2 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