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三、研究预期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金元杂剧概念界定及汴梁题材作品再整理 | 第15-33页 |
第一节 金元杂剧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金元杂剧中的汴梁题材作品再整理 | 第17-33页 |
第二章 开封府的文学形象与意义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开封府形象与金元杂剧中的公案剧 | 第33-35页 |
第二节 金元杂剧中的开封府形象 | 第35-41页 |
一、公案剧中的开封府形象 | 第35-39页 |
二、其他题材杂剧中的开封府形象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开封府形象的文化解读 | 第41-45页 |
一、杂剧作家对元代推行民族歧视政策的控诉 | 第41-42页 |
二、杂剧作家对法律及法制社会的期盼 | 第42-45页 |
第三章 相国寺的文学形象与意义 | 第45-57页 |
第一节 金元杂剧中的相国寺形象 | 第46-51页 |
一、《王月英元夜留鞋记》中的相国寺形象 | 第46-48页 |
二、《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中的相国寺形象 | 第48-50页 |
三、《相国寺公孙合汗衫》中的相国寺形象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相国寺形象的文学意义 | 第51-57页 |
一、相国寺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叙事空间 | 第52页 |
二、相国寺的文学形象体现了杂剧作家的佛教思想 | 第52-54页 |
三、相国寺是汴梁城中繁华的娱乐地点的象征 | 第54-57页 |
第四章 金元杂剧中汴梁城的商业现象 | 第57-69页 |
第一节 汴梁题材金元杂剧中的商业场所 | 第57-59页 |
一、酒务儿 | 第57-58页 |
二、解典库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汴梁题材金元杂剧中的商业活动 | 第59-61页 |
第三节 汴梁商业活动与金元杂剧的关系 | 第61-69页 |
一、商业场所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 第61-63页 |
二、商业活动为人物提供身份信息 | 第63-64页 |
三、汴梁历代的商业发展为杂剧提供故事素材 | 第64-69页 |
第五章 金元杂剧以汴梁作为故事发生地的原因探究 | 第69-83页 |
第一节 金元杂剧作家与汴梁的不解情结 | 第69-75页 |
一、河南籍作家的汴梁情怀 | 第69-71页 |
二、金元杂剧作家到汴梁的游历影响了杂剧的创作 | 第71-74页 |
三、金末元初作家对汴梁的回忆 | 第74-75页 |
第二节 杂剧观众对汴梁的怀念与向往 | 第75-83页 |
一、金元时期汴梁文化、人口的迁移对金元杂剧创作的影响 | 第76-79页 |
二、汉族人民在异族统治者的压迫下对汴梁城的怀念 | 第79-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