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1.1 太阳能热利用概述 | 第9-10页 |
| 1.2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 | 第10-12页 |
| 1.2.1 传统太阳能集热器的限制 | 第10-11页 |
| 1.2.2 直接吸收式集热器及其集热介质 | 第11-12页 |
| 1.3 纳米流体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 | 第12-15页 |
| 1.3.1 纳米流体 | 第12-13页 |
| 1.3.2 纳米流体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4 离子液体基纳米流体在传热、集热和储热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 第15-18页 |
| 1.4.1 离子液体 | 第15-16页 |
| 1.4.2 离子液体在热力学和太阳能集热方面中的研究应用 | 第16-18页 |
| 1.5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 2 纳米流体的制备 | 第20-24页 |
| 2.1 引言 | 第20页 |
| 2.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 2.3 离子液体的合成和表征 | 第21-23页 |
| 2.4 纳米流体的制备 | 第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及纳米流体的物性研究 | 第24-34页 |
| 3.1 引言 | 第24页 |
| 3.2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3.2.1 能量方程 | 第24-27页 |
| 3.2.2 处理方法 | 第27页 |
| 3.3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 | 第27-29页 |
| 3.3.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27-29页 |
|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页 |
| 3.4 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 | 第29-33页 |
| 3.4.1 实验原理 | 第29-30页 |
| 3.4.2 实验装置及装置可靠性检验 | 第30-31页 |
| 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碳纳米管/离子液体纳米流体的吸光性与光热转换研究 | 第34-46页 |
| 4.1 引言 | 第34页 |
| 4.2 多壁碳纳米管/[EMIM][DEP]纳米流体的辐射特性 | 第34-41页 |
| 4.2.1 纳米流体的透光率 | 第34-37页 |
| 4.2.2 纳米流体的消光系数ekλ | 第37-41页 |
| 4.3 多壁碳纳米管/[EMIM][DEP]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特性 | 第41-44页 |
| 4.3.1 太阳辐射全光谱图的模拟 | 第41-42页 |
| 4.3.2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的吸收效率F | 第42-43页 |
| 4.3.3 纳米流体在集热器中热通量散度q(y) | 第43-4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5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第46-52页 |
| 5.1 引言 | 第46页 |
| 5.2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数学模型验证 | 第46-47页 |
| 5.2.1 DAC能量方程 | 第46页 |
| 5.2.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5.3 集热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47-50页 |
| 5.3.1 质量分数对集热器效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 5.3.2 温升对集热器效率的影响 | 第49页 |
| 5.3.3 集热器高度对集热器效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A [EMIM][DEP]的H1NMR谱图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