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拖网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拖网的网目选择性研究 | 第11-12页 |
1.4 拖网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12-13页 |
1.5 双船有翼单囊拖网最小网目尺寸研究的意义 | 第13页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网目选择性 | 第15-29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5-16页 |
2.1.1 试验时间和海域 | 第15页 |
2.1.2 试验船和网具 | 第15-16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2.2.1 渔获优势种 | 第16页 |
2.2.2 体长组成 | 第16-17页 |
2.2.3 网目选择性 | 第17页 |
2.2.4 选择性曲线模型 | 第17页 |
2.2.5 最小网目尺寸 | 第1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5页 |
2.3.1 拖网渔获组成 | 第17-19页 |
2.3.2 体长组成 | 第19-21页 |
2.3.3 网目选择性 | 第21-23页 |
2.3.4 选择参数及Logistic拟合曲线 | 第23-24页 |
2.3.5 50%选择体长与网目尺寸的关系 | 第24-25页 |
2.4 讨论 | 第25-29页 |
2.4.1 试验的优化 | 第25页 |
2.4.2 渔获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2.4.3 双船有翼单囊拖网对银鲳等主要种类的选择性 | 第26-27页 |
2.4.4 捕捞银鲳等主要种类最小网囊网目尺寸的探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不同网目尺寸下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29-3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3.1.1 材料来源 | 第2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3.2 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3.2.1 幼鱼比例 | 第29页 |
3.2.2 生态效益 | 第29-30页 |
3.2.3 经济效益 | 第30页 |
3.2.4 建立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3.3.1 幼鱼比例 | 第31页 |
3.3.2 逃逸率 | 第31-32页 |
3.3.3 释放效果 | 第32-33页 |
3.3.4 渔民产值 | 第33-35页 |
3.3.5 模型计算 | 第35-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3.4.1 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 第37页 |
3.4.2 生态效益下的网目尺寸研究 | 第37页 |
3.4.3 经济效益下的网目尺寸研究 | 第37-38页 |
3.4.4 基于模型的最小网目尺寸的探讨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管理建议及创新与展望 | 第39-41页 |
4.1 黄海双船有翼单囊拖网的管理建议 | 第39-40页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