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 | 第11-14页 |
1.2.1 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 | 第11-12页 |
1.2.2 高分子纳米载体载药方式 | 第12页 |
1.2.3 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发展前景 | 第12-14页 |
1.3 智能型抗肿瘤前药 | 第14-18页 |
1.3.1 pH响应型抗肿瘤前药 | 第14-15页 |
1.3.2 氧化还原型抗肿瘤前药 | 第15-16页 |
1.3.3 温敏型抗肿瘤前药 | 第16-17页 |
1.3.4 酶响应型抗肿瘤前药 | 第17-18页 |
1.4 细胞穿透肽 | 第18-20页 |
1.4.1 细胞穿透肽的介绍 | 第18-19页 |
1.4.2 细胞穿透肽的转导机制 | 第19页 |
1.4.3 细胞穿透肽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内容 | 第20-23页 |
1.5.1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第20-21页 |
1.5.2 工作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38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试剂 | 第24-25页 |
2.2.2 表征仪器 | 第25页 |
2.2.3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3.1 含降冰片烯官能团的聚丙交酯均聚物的制备 | 第26页 |
2.2.3.2 巯基化紫杉醇的制备 | 第26页 |
2.2.3.3 具有pH响应性低聚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制备 | 第26页 |
2.2.3.4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4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的载药量测定 | 第27页 |
2.2.5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胶束的制备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27页 |
2.2.6 胶束的粒径及zeta电位表征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6页 |
2.3.1 智能型紫杉醇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 | 第28-33页 |
2.3.2 键合药纯度和载药量测定 | 第33-34页 |
2.3.3 键合药胶束的制备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34页 |
2.3.4 前药胶束的粒径及电位表征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具有多药协同作用的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53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4页 |
3.2.1 使用试剂 | 第39-40页 |
3.2.2 使用仪器 | 第40-41页 |
3.2.3 具有多药协同作用的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 | 第41-43页 |
3.2.3.1 环辛炔官能团化的紫杉醇的制备 | 第41页 |
3.2.3.2 环辛炔官能团化的阿霉素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3.3 聚丙交酯-b-聚α溴代己内酯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2页 |
3.2.3.4 含叠氮官能团的聚丙交酯-b-聚α溴代己内酯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2页 |
3.2.3.5 键合细胞穿透肽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的聚丙交酯-b-聚α溴代己内酯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2页 |
3.2.3.6 具有多药协同作用的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4 具有多药协同作用的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胶束的制备及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43页 |
3.2.5 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测试 | 第43页 |
3.2.6 载药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 具有多药协同作用的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的制备与表征 | 第44-48页 |
3.3.2 环辛炔官能团化紫杉醇和阿霉素的纯度表征 | 第48-49页 |
3.3.3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49页 |
3.3.4 粒径及zeta电位表征 | 第49-51页 |
3.3.5 载药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智能型高分子键合药的体外评价 | 第53-60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4.2.3 PLA-g-OEG_(750)/PTX/TAT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54页 |
4.2.4 PLA- (g-PTX/DOX) -b-PCL- (g-OEG_(750)/TAT)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54-55页 |
4.2.5 PLA- (g-PTX/DOX) -b-PCL-(g-OEG_(750)/TAT)的细胞毒性实验 | 第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4.3.1 PLA-g-OEG_(750)/PTX/TAT药物释放的评价 | 第55-56页 |
4.3.2 PLA- (g-PTX/DOX) -b-PCL- (g-OEG_(750)/TAT)药物释放的评价 | 第56-57页 |
4.3.3 PLA- (g-PTX/DOX) -b-PCL-(g-OEG_(750)/TAT)的细胞毒性评估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