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8页 |
一、天津地区血友病患者关节功能状况调查 | 第18-57页 |
1.1 按需治疗血友病患者关节健康状况临床分析 | 第18-26页 |
1.1.1 资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1.1.1.1 临床资料 | 第18-19页 |
1.1.1.2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1.1.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0页 |
1.1.2 结果 | 第20-23页 |
1.1.2.1 血友病患者关节累及率分析 | 第20-21页 |
1.1.2.2 血友病患者关节健康状况分析 | 第21-23页 |
1.1.2.2.1 血友病患者关节健康状况 | 第21-22页 |
1.1.2.2.2 轻型、中间型及重型血友病患者关节状况 | 第22-23页 |
1.1.2.3 血友病患者SF-36 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 第23页 |
1.1.3 讨论 | 第23-25页 |
1.1.4 小结 | 第25-26页 |
1.2 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四肢主要关节功能状况分析 | 第26-32页 |
1.2.1 资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1.2.1.1 一般资料 | 第26页 |
1.2.1.2 关节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1.2.1.3 统计学分析 | 第27页 |
1.2.2 结果 | 第27-29页 |
1.2.2.1 中间型和重型血友病患者关节累及率 | 第27页 |
1.2.2.2 不同年龄组中间型和重型HJHS | 第27-28页 |
1.2.2.3 各关节水平HJHS比较结果 | 第28-29页 |
1.2.3 讨论 | 第29-31页 |
1.2.4 小结 | 第31-32页 |
1.3 血友病患者关节功能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57页 |
1.3.1 资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1.3.1.1 一般资料 | 第32-33页 |
1.3.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1.3.2 结果 | 第34-53页 |
1.3.2.1 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肘关节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 | 第34-41页 |
1.3.2.2 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踝关节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 | 第41-47页 |
1.3.2.3 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膝关节关节功能状况的影响 | 第47-53页 |
1.3.3 讨论 | 第53-56页 |
1.3.4 小结 | 第56-57页 |
二、外科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短期疗效随访 | 第57-71页 |
2.1 磷32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短期疗效随访 | 第57-61页 |
2.1.1 资料和方法 | 第57-58页 |
2.1.1.1 一般资料 | 第57页 |
2.1.1.2 干预措施 | 第57页 |
2.1.1.3 干预后措施 | 第57-58页 |
2.1.2 结果 | 第58-59页 |
2.1.3 讨论 | 第59-60页 |
2.1.4 小结 | 第60-61页 |
2.2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终末期血友病性关节炎短期疗效分 | 第61-71页 |
2.2.1 资料和方法 | 第61-64页 |
2.2.1.1 一般资料 | 第61-62页 |
2.2.1.2 围手术期凝血因子补充方案 | 第62页 |
2.2.1.3 手术方法 | 第62页 |
2.2.1.4 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 | 第62-63页 |
2.2.1.5 观察指标及影像学分析 | 第63-64页 |
2.2.2 结果 | 第64-65页 |
2.2.2.1 一般结果 | 第64-65页 |
2.2.2.2 影像学评价 | 第65页 |
2.2.2.3 疗效评价 | 第65页 |
2.2.3 讨论 | 第65-69页 |
2.2.3.1 血友病患者关节置换手术出血量统计 | 第65-66页 |
2.2.3.2 血友病患者TKA术后抗凝及促凝 | 第66-67页 |
2.2.3.3 TKA诱发凝血因子抑制物的产生 | 第67-68页 |
2.2.3.4 膝关节置换恢复关节活动度 | 第68页 |
2.2.3.5 膝关节置换矫正关节力线 | 第68-69页 |
2.2.3.6 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 | 第69页 |
2.2.4 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综述 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治疗方法进展 | 第80-9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个人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