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定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4页
前言第14-16页
临床研究第16-22页
    1 研究对象第16页
        1.1 病例来源第16页
    2 诊断标准第16-17页
        2.1 DPN西医诊断标准第16-17页
        2.2 中医诊断标准第17页
    3 研究病例标准第17-18页
        3.1 纳入标准第17页
        3.2 排除标准第17-18页
        3.3 终止标准第18页
    4 研究方法第18-19页
        4.1 分组方法第18页
        4.2 治疗方法第18-19页
    5. 观察指标第19-21页
        5.1 安全性指标:第19页
        5.2 疗效指标第19-20页
        5.3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铁蛋白(SF):第20页
        5.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第20页
        5.5 血糖指标第20页
        5.6 血脂指标第20-21页
    6 统计学方法第21-22页
结果第22-30页
    1. 治疗后中医症候分级评分比较第22-23页
    2. 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比较第23-24页
    3. 治疗前后MDNS积分变化第24-25页
    4. 治疗前后MNCV、SNCV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第25-26页
    5. 治疗前后GGT、SF、SOD比较第26-27页
    6. 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第27-28页
    7. 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第28-29页
    8. 安全性分析第29-30页
讨论第30-50页
    1.关于DPN的西医概述第30-37页
        1.1 流行病学第30页
        1.2 发病机制第30-36页
            1.2.1 氧化应激第30-32页
            1.2.2 高糖应激第32-34页
            1.2.3 血脂紊乱第34-35页
            1.2.4 微血管损伤第35页
            1.2.5 其他第35-36页
        1.3 评价DPN的客观指标第36-37页
        1.4 DPN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第37页
        1.5 甲钴胺治疗第37页
    2.中医对DPN的认识第37-43页
        2.1 病名的沿革第37-38页
        2.2 病因病机第38-40页
        2.3 中医治疗第40-43页
    3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第43-48页
        3.1 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当归活血汤的近代研究第43-44页
        3.2 组方依据第44页
        3.3 方解第44-45页
        3.4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的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第45-48页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DPN的疗效评价第48-50页
        4.1 安全性评价第48页
        4.2 临床疗效评价第48页
        4.3 对MDNS评分的影响第48页
        4.4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第48-49页
        4.5 对GGT、SF、SOD的影响第49页
        4.6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第49-50页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62页
综述第62-68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锡类散对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观察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肪因子Visfatin、RBP4、SFRP5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