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胸腺 | 第12-13页 |
1.1.1. 胸腺微环境 | 第12页 |
1.1.2. T细胞的发育 | 第12-13页 |
1.2. 胸腺萎缩 | 第13-14页 |
1.3. Notch信号通路 | 第14-16页 |
1.3.1. Notch受体 | 第14-15页 |
1.3.2. Notch配体 | 第15页 |
1.3.3. Notch信号的活化 | 第15-16页 |
1.4. 树突状细胞 | 第16-20页 |
1.4.1.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 第16-17页 |
1.4.2. 树突状细胞的发育 | 第17-18页 |
1.4.3.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和意义 | 第20-22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4. 实验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2.4.1. 验证外周活化的BMDC可回迁到胸腺 | 第20-21页 |
2.4.2. 体外验证BMDC对m TEC1细胞的增殖抑制 | 第21页 |
2.4.3. 体外验证BMDC通过激活Notch信号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21页 |
2.4.4. DAPT抑制Notch信号对共培养体系中m TEC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1页 |
2.4.5. NICD3慢病毒感染对m TEC1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1页 |
2.5.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3.1. 试剂与耗材 | 第22-25页 |
3.1.1. 试剂 | 第22-23页 |
3.1.2.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23页 |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3-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25-26页 |
3.2.1.1. m TEC1细胞的培养 | 第25-26页 |
3.2.1.2. HEK-293T细胞的培养 | 第26页 |
3.2.2. 小鼠BMDC的体外诱导 | 第26-27页 |
3.2.2.1. 小鼠骨髓细胞的获取 | 第26页 |
3.2.2.2. 小鼠BMDC的诱导 | 第26-27页 |
3.2.3. 小鼠BMDC表面标记的检测 | 第27页 |
3.2.4. 小鼠BMDC心脏内注射 | 第27-28页 |
3.2.5. 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胸腺中Notch1,Notch3的表达水平 | 第28-29页 |
3.2.5.1. 小鼠胸腺组织的分离 | 第28页 |
3.2.5.2. 小鼠胸腺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28页 |
3.2.5.3. 小鼠胸腺组织Notch1,Notch3免疫荧光染色 | 第28-29页 |
3.2.6. m TEC1细胞上Notch3的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29-30页 |
3.2.7. Edu掺入法检测m TEC1细胞的增殖情况 | 第30-31页 |
3.2.7.1. m TEC1与BMDC共培养后m TEC1增殖情况的检测 | 第30-31页 |
3.2.7.2. 包被Jagged1重组蛋白后培养并检测m TEC1细胞增殖 | 第31页 |
3.2.7.3. DAPT处理共培养体系后检测m TEC1细胞增殖 | 第31页 |
3.2.8. NICD3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病毒感染后检测 | 第31-34页 |
3.2.8.1. DH5α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8.2. NICD3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扩增 | 第32-33页 |
3.2.8.3. NICD3慢病毒载体的包装 | 第33-34页 |
3.2.8.4. 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m TEC1细胞后筛选及细胞增殖检测 | 第34页 |
3.3. 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53页 |
4.1. 活化的BMDC表面标志物的检测及胸腺回迁实验 | 第35-37页 |
4.1.1. LPS活化的BMDC高表达MHC-Ⅱ、CD80和CD86 | 第35-36页 |
4.1.2. 活化的BMDC可回迁到胸腺 | 第36-37页 |
4.2. BMDC与m TEC1细胞共培养可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37-41页 |
4.2.1. BMDC与m TEC1细胞直接共培养可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37-39页 |
4.2.2. BMDC在transwell体系中不能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39-41页 |
4.3. BMDC上Jagged1的表达以及Notch受体在胸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第41-43页 |
4.3.1. 活化的BMDC高表达Jagged1 | 第41页 |
4.3.2. c TECs表达Notch1而m TECs表达Notch3 | 第41-43页 |
4.4. 重组Jagged1可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43-45页 |
4.5. DAPT抑制Notch信号可逆转其对m TEC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45-47页 |
4.6. NICD3慢病毒感染可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47-50页 |
4.6.1. NICD3慢病毒载体能有效感染m TEC1 | 第47-48页 |
4.6.2. 过表达NICD3可抑制m TEC1细胞增殖 | 第48-50页 |
4.7. 讨论 | 第50-53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53-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文献综述 Notch信号与胸腺细胞发育 | 第61-67页 |
1.Notch信号通路的主要成分 | 第61-62页 |
2.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 | 第62页 |
3.Notch信号通路参与胸腺细胞正常发育 | 第62-63页 |
4.Notch信号通路与淋巴细胞肿瘤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加的会议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