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5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21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 1.1 病例来源 | 第15页 |
| 1.2 样本量计算 | 第15页 |
| 1.3 诊断标准 | 第15页 |
| 1.4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1.5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 1.6 剔除脱落标准 | 第16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 2.1 研究工具 | 第16-17页 |
| 2.2 研究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 2.3 观察方法 | 第18页 |
| 2.4 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判断 | 第18页 |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8-19页 |
| 2.6 伦理原则 | 第19页 |
| 2.7 质量控制 | 第19-20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结果 | 第21-28页 |
| 1 基本资料 | 第21-22页 |
| 2 结果 | 第22-28页 |
| 2.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第22页 |
| 2.2 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 | 第22-24页 |
| 2.3 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 | 第24页 |
| 2.4 调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处理 | 第24-25页 |
| 2.5 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 讨论 | 第28-33页 |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 | 第28页 |
| 2 中药熏蒸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 第28页 |
| 3 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 3.1 熏蒸致水分丢失是引起内热症状的直接原因 | 第28-29页 |
| 3.2 中药熏蒸引起烫伤的原因分析 | 第29页 |
| 3.3 中药熏蒸引起感冒的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 3.4 中药熏蒸引起药疹的原因分析 | 第30页 |
| 3.5 患者发生头晕的原因分析 | 第30页 |
| 4 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 4.1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中药熏蒸不良反应 | 第30-31页 |
| 4.2 熏蒸天数越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 | 第31页 |
| 5 预防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措施和建议 | 第31-32页 |
| 5.1 健康教育落实到位是预防中药熏蒸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 第31页 |
| 5.2 建议在熏蒸室提供养生茶 | 第31页 |
| 5.3 建议在熏蒸室旁边开设休息室 | 第31页 |
| 5.4 建议了解熏蒸机器温度设置和蒸汽温度的差异 | 第31页 |
| 5.5 建议进一步了解熏蒸天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 第31-32页 |
| 5.6 深入了解药物及药物浓度等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 第32页 |
| 6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32-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附录 | 第39-51页 |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第39-40页 |
| 附录2 不良反应观察表 | 第40-43页 |
| 附录3 中药熏蒸护理操作规范 | 第43-45页 |
| 附录4 文献综述 | 第45-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5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