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场中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强场物理过程 | 第11-20页 |
1.2.1 强场电离 | 第11-13页 |
1.2.2 高次谐波 | 第13-15页 |
1.2.3 强场太赫兹辐射 | 第15-16页 |
1.2.4 分子解离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第20-27页 |
2.1 原子电离ADK理论 | 第20页 |
2.2 分子电离ADK理论 | 第20-21页 |
2.3 单电子含时薛定谔方程 | 第21-24页 |
2.4 包含核运动的薛定谔方程 | 第24-25页 |
2.5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非均匀场中高次谐波的产生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纳米结构 | 第28-29页 |
3.3 均匀双色场效应 | 第29-33页 |
3.4 非均匀双色场效应 | 第33-36页 |
3.5 纳米结构的作用 | 第36-37页 |
3.6 小节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氢分子离子中核运动对太赫兹辐射的影响 | 第39-49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核运动的影响 | 第40-43页 |
4.3 振动态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 泵浦探测THz信号 | 第45-47页 |
4.5 小节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氢分子离子电子局域化 | 第49-60页 |
5.1 引言 | 第49-50页 |
5.2 绝热表象的电子局域化 | 第50-52页 |
5.3 IR光波长依赖 | 第52-54页 |
5.4 电子局域化稳定区域 | 第54-57页 |
5.5 同位素效应 | 第57-59页 |
5.6 小节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泵浦探测氧气分子动力学过程 | 第60-73页 |
6.1 引言 | 第60-61页 |
6.2 势能面选取及泵浦光作用 | 第61-63页 |
6.3 两电子态计算 | 第63-65页 |
6.4 三电子态计算不考虑重排布 | 第65-67页 |
6.5 三电子态计算考虑电子态重排布 | 第67-69页 |
6.6 KER谱中1.5eV的起源 | 第69-70页 |
6.7 400nm探测波长 | 第70-71页 |
6.8 小节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